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哲学家邓晓芒、学者易中天唯yi合著作品

中国人了解东西方美学史的入门书

追本溯源,展现东西方美学发展脉络;

美学即人学,解开美学的终ji秘密。

1.有人说,邓晓芒是“中国的尼采”。易中天是“中国的希罗多德”。两人是大学同学,据说在念书的时候,邓晓芒写下一个美学提纲,当时所有人都不理解,只有易中天一个人懂得。过了很多年,这个提纲就变成了《黄与蓝的交响》,它也是邓、易两位当代大师开创《新实践美学》的大变革的里程碑。

2邓晓芒、易中天,当代大众文化的风向标。自从易中天从《百家讲坛》走入大众视野,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力非常惊人,作品销售十年经久不衰。本书中第五章的地方,易中天研究“人的问题”,才有了后来风靡全国的“汉代风云人物”和“品三国”。

而邓晓芒作为哲学家、哲学教师在当代大学生中有很高的人气,讲座场场爆满,场场窗外都挤满了听众。而他的很多杰出作品未被大家所熟知。

3优美的文字说美学。书中仅用短短几万字,呈现了中西美学2000年的全貌,理出两条越走越近的清晰道路,jue非各家观点的机械、晦涩罗列,新奇、易懂、充满美感。

4.可遍览美学经典。本书甚至有对马克思《巴黎手稿》zui深入的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对东西方文化中的美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勾勒出一条极为清晰的、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东西方美学发展脉络,显示出东西方美学不同的内在精神特质,并指出东西方美学思想在当代相互靠拢、融合的发展趋势。就此提出鲜明的美学观点:美学是人学,解开美学的秘密,归根结底是探索人的本质。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邓晓芒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di一位从德文原文翻译康德的学者,他的哲学著作及美学著作在当代学界和思想界有着特别广泛的影响力。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后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章节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四版序/1

序论美学司芬克斯的微笑/1

第一章起点:大地之子与海的女儿

第一节在历史的岔路口上/17

一黄与蓝的交响/18

二大河寻源/24

三炎黄之血与杀父的英雄们/29

第二节人文的曙光/36

一德与礼的渊薮/37

二一忧一乐之间/43

三“小人国”的秘密/49

四希腊文明的两只翅膀/56

第三节走向古典美的峰巅/63

一美的理想:温柔敦厚与静穆的哀伤/63

二艺术的归宿:音乐性与雕塑性/72

第二章西方:从自然到人的逻辑进展

第一节沉默的星空:古希腊客观美学/87

一美的和谐说/89

二艺术的本体论/100

三日神的黄昏/107

第二节天路历程:中世纪神学美学/115

一美的忏悔/117

二感性的求索/121

三行动的美学/125

第三节“上帝在你心中”:近代人文美学/130

一思的执着与知的迷惘

——认识论美学的崛起/132

二精神世界的漫游

——人本主义美学的拓荒/150

三实践美学观的诞生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美学的伟大变革/174

第三章中国:从社会到心灵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美在人伦:先秦两汉艺术社会学/179

一从巫鬼到人文/181

二审人的美学:儒家/188

三“礼崩乐坏”的反思:非儒家/197

四走向“天人合一”/206

第二节美在形式:魏晋隋唐艺术哲学/211

一文学的自觉/213

二哲学的艺术与艺术的哲学/218

三盛唐气象/231

第三节美在心灵:宋元明清艺术心理学/233

一转向心灵之路/236

二从“神思”到“妙悟”/243

三返老还童的奇观/252

四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59

第四章现代:一次壮丽的金环蚀

第一节雅典娜睡着了吗?/269

一自然科学的形式主义/272

二非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283

三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297

四社会科学的形式主义/304

五美感经验论/314

六艺术社会学/319

第二节胚胎学和古生物学:当代中国美学的奇异巧合/325

一客观论美学的建立/327

二神学—巫术的现代闹剧/336

三人文美学的兴起/339

第五章美学之谜的历史解答(新实践论美学大纲)

第一节艺术发生学的哲学原理/345

一生产劳动的艺术性因素/347

二艺术因素与美感因素的同步发生/355

三劳动异化和纯粹艺术的产生/363

第二节审美心理学的哲学原理/374

一作为劳动意识的自我意识/375

二作为自我意识的情感/382

三作为情感的美感/387

四作为美感的情调/395

第三节美的哲学原理/403

一新实践论美学的第一原理:美的本质定义/404

二新实践论美学的第二原理:艺术与美的辩证法/411

三新实践论美学的第三原理:审美标准/418

四新实践论美学的人学结论:真、善、美的统一/424

结束语/433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是201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易中天。

得书感谢您对《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香山美学论集(1) 电子书
2016年7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期“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与会者聚集在香山脚下,共同聆听,热烈讨论,相互交流——“香山一期”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本书收录的27篇论文,选自研修班学员提交的个人成果。它们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诸多方面,有着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代表了研修班学员个人的收获,也记录了中国美学界一次富有意义的学术集会。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西方当代美学史 电子书
本书把西方当代美学分成相互关联的三面:1900-1960年的西方现代美学,1960年至今的后现代美学和全球化阶段的美学。本书重点评介了三面相中的近20个大美学流派,及其内含和相关的众多小流派。本书既对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做了呈现,又梳理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演进和逻辑上的关联。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究了“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和中国比较神话学如何开拓创新。
中国美学(第8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八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