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通过对中西两种文化的“时空属性”进行澄清并用以比较、解读两种绘画图式的视觉特点和差异现象,帮助读者更为清晰、有效地透见到遮蔽于绘画图式现象后面不易为人察识的某些更为本质的内涵。
内容简介
绘画中最本质、也是最具魅力的因素之一,是对时间、空间的表现,因为凝聚其中的,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宇宙精神。作者对中西两种文化的“时空属性”有所澄清并用以比较、解读两种绘画图式的视觉特点和差异现象,帮助读者更为清晰、有效地透见到遮蔽于绘画图式现象后面不易为人察识的某些更为本质的内涵,这对我们解读今天艺术创作的纷繁图景以及窥见今后艺术创作的趋向走势,具有深切的昭示作用和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刘斌,1982获山东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2000考入清华美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是我国首届理论与实践并重博士班五位成员之一,毕业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艺术的质性空间创造。
作者一直在教学一线,专注于现代艺术教学实验与探讨,同时具有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这也为其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使思考别具一种洞悉力和说服力。曾出版专著《图像时空论一一中西绘画视觉差异及嬗变现象求解》(2006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概述
引言
第一章 中西绘画时空模式文化溯源
1.1 两种宇宙观——“O”与“X”之辨
1.1.1 对“O”的分析
1.1.2 对“X”的分析
1.2 时间与空间——“虚”与“实”之辨
第二章 中西绘画时空图式的视觉差异现象
2.1 “扁平”与“立体”
2.2 爱因斯坦光速下的时空图景给我们的启示
2.3 两种“时空合一”之同与异
第三章 西方绘画时空图式的视觉分析
3.1 西方绘画时空图式的视觉特点
3.1.1 窗口效应
3.1.2 凝聚的时刻
3.1.3 虚幻的真实
3.2 西方绘画时空图式的组构类型
3.2.1 中心的力量
3.2.2 纵向推拉
3.2.3 力的较量
3.2.4 “不易”的几何形态
3.2.5 光与影的纠结
3.2.6 沉重的飞升
3.2.7 无限的远方
第四章 中国绘画时空图式的视觉分析
4.1 中国绘画时空图式的视觉特点
4.1.1 悬浮与游动
4.1.2 扁平与板块
4.1.3 错维与模糊
4.2 中国绘画时空图式的结体方式
4.2.1 错视推移
4.2.2 挤压重构
4.2.3 屏蔽隔断
4.2.4 分割封堵
4.2.5 窥视感应
4.2.6 图地反衬
第五章 现代时空观念下的西方艺术创作景观
5.1 压扁的时空
5.2 图像的分裂
5.3 西方现代绘画时空图式瞥观
5.3.1 时空互渗
5.3.2 时空挤压
5.3.3 时空错位
5.3.4 时空碎片
5.3.5 时空游转
5.3.6 时空扭曲
5.3.7 时空流变
5.3.8 时空畸变
第六章 走向新时空
6.1 无边的图像
6.1.1 滞留于画面的“时空比拼”
6.1.2 由“视知觉”到“视触觉”的嬗变
6.1.3 艺术与科学的悖论
6.2 穿越时空的艺术创造
6.2.1 从《裂变》到《静观天语》
6.2.2 与天地相接的清新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是201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斌。
得书感谢您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