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详细解读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导向、地方实践案例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显著特点、关键领域及核心要素,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本书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著成效。
作者简介
作者金江军,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信息化等研究,承担了许多党政部门委托的规划编制和政策法规研究课题,并多次参与起草政策文件。著有《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党政领导十部读本》《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节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一、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二、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与核心标志
三、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关键和本质
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第三节 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国际环境分析
二、国内环境分析
第四节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浙江实践
一、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发展集群与市场新质生产力
二、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开放,提升新质生产力能级
三、发挥浙江生态优势,打造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二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
一、战略背景
二、战略部署
三、战略任务
四、战略保障
第二节 科技创新国家政策
第三节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创新
二、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创新
三、以科技创新引领服务业创新
四、以科技创新引领其他产业创新
第四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地方实践
一、济南市
二、郑州市
三、常州市
四、晋江市
第三章 推动“四链融合”
第一节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一、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二、推进产科教一体化
第二节 推动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
一、发展科技金融
二、发展科技保险
第三节 推动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
一、人才工作国家政策
二、推动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
第四节 厦门市海沧区“四链融合”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一、坚持差异化发展,优化“产业链”布局
二、坚持专业化服务,激活“创新链”潜能
三、坚持精准化扶持,强化“金融链”支撑
第四章 发展“四新经济”
第一节 新技术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二、合成生物技术
三、新材料技术
第二节 新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未来产业
第三节 新业态
一、数字消费
二、能源互联网
第四节 新模式
一、共享经济
二、平台经济
第五章 推动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国家级高新区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国家级高新区概况
二、国家级高新区相关政策
第二节 国家级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对策
一、加快争先进位
二、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三、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四、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第六章 推进新型工业化
第一节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国家政策
第三节 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二、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三、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建强工业园区载体
五、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
第四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地方实践
一、天津市
二、济南市
三、晋江市
第七章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第一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
一、两化融合
二、两化深度融合
第二节 两化融合国家政策
第三节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情况
第四节 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对策
一、在工业领域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
二、推进产品信息化
三、促进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
四、培育两化融合催生出的新兴业态
五、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
第八章 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
第一节 推动两业融合
一、两业融合概述
二、两业融合国家政策
第二节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节 发展制造服务业
第四节 地方政府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实践
一、江苏省
二、浙江省
三、青岛市
第九章 发展数字经济
第一节 什么是数字经济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
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数字经济国家政策
一、综合性政策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政策
三、互联网相关政策
四、新业态新模式相关政策
第三节 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一、国外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二、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三、典型案例:浙江省舟山市大力发展数字海洋
第四节 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一、加强组织管理
二、完善政策法规
三、加大资金投入
四、壮大人才队伍
五、强化项目推进
六、强化监督考核
七、营造良好氛围
第五节 数字经济发展的地方实践
一、济南市
二、晋江市
第十章 推进数字产业化
第一节 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一、芯片产业
二、汽车电子产业
三、船舶电子产业
第二节 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一、工业软件产业
二、互联网产业
第三节 发展数字内容和数字创意产业
一、数字内容产业
二、数字创意产业
第四节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一、物联网产业
二、云计算产业
三、大数据产业
四、人工智能产业
五、3D打印产业
六、5G产业
七、区块链产业
八、虚拟现实产业
九、元宇宙产业
第五节 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一、加强数字经济集聚平台建设
二、加强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工作
三、促进数字技术企业健康发展
第六节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一、建立和完善数据确权机制
二、建立和完善数据定价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数据交易规则
第十一章 推进产业数字化
第一节 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
一、发展现代农业
二、发展农村电商
三、建设数字乡村
第二节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二、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三、建设智慧园区
四、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
第三节 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一、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
二、无车承运和网络货运
三、智慧医疗和智慧养老
四、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
第四节 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二、实施“规上企业管理升级”计划
三、实施“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计划
四、建立数字特派员制度
参考文献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是202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金江军。
得书感谢您对《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