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之美(卷1):控制理论从传递函数到状态空间(第2版)

控制之美(卷1):控制理论从传递函数到状态空间(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简单的语言讲述复杂的控制理论相关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动态系统分析、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经典控制理论以拉普拉斯变换为数学工具,通过传递函数分析系统的表现并进行控制器的设计;现代控制理论则是以状态空间方程为研究对象,以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为数学工具,从时域的角度分析系统的表现并设计系统的控制器。

本书在多个章节对比讲解两种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本书的目标是以简单的语言讲述复杂的知识,希望本书可以引起读者对控制理论的兴趣,并掌握控制理论的核心精神所在,为未来深入学习其他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同时,本书的“实战性”很强,大部分章节以一个实际例子入手,从开发者的角度展开分析并引出知识点。

作者简介

作者王天威,博士,机器人高级研发工程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Clemson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方向是动态系统与控制理论。自2017年起在B站上制作控制理论相关视频课程,涵盖了控制专业本科与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包括现代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最优化控制理论、动态系统的建模与分析等。视频总播放量近千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动态系统

1.2 控制系统

第2章 动态系统建模——传递函数

2.1 卷积与微分方程

2.1.1 卷积

2.1.2 常见动态系统微分方程举例

2.2 拉普拉斯变换

2.2.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2.2.2 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

2.2.3 拉普拉斯逆变换

2.3 传递函数和系统设计

2.3.1 传递函数

2.3.2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4 非零初始状态下的传递函数

2.5 本章要点总结

第3章 动态系统建模——状态空间方程

3.1 状态空间方程

3.1.1 状态空间方程表达式

3.1.2 状态空间方程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3.2 相平面数学基础

3.2.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2.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线性方程组解耦

3.3 相平面与相轨迹分析

3.3.1 一维相轨迹

3.3.2 二维相平面与相轨迹——简化形式

3.3.3 二维相平面与相轨迹——一般形式

3.4 相平面案例分析——爱情故事

3.5 本章要点总结

第4章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

4.1 引子——案发时间是几点

4.2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4.2.1 典型一阶系统和典型系统输入信号

4.2.2 一阶系统单位冲激响应

4.2.3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4.3 案发时间揭秘

4.4 本章要点总结

第5章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

5.1 二阶系统的一般形式——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方程

5.2 二阶系统对初始状态的响应

5.3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5.4 二阶系统性能指标分析

5.4.1 二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5.4.2 二阶系统的性能分析

5.5 本章要点总结

第6章 稳定性

6.1 系统稳定性的定义

6.1.1 稳定性的直观理解

6.1.2 稳定性的定义

6.1.3 稳定性的研究对象

6.2 稳定性与传递函数

6.3 稳定性与状态空间方程

6.4 本章要点总结

第7章 基于传递函数的控制器设计(1)——比例积分控制

7.1 引子——燃烧卡路里

7.2 比例控制

7.3 比例积分控制器

7.3.1 终值定理

7.3.2 积分控制

7.3.3 直流增益与稳态响应

7.3.4 比例积分控制

7.4 含有限制条件的控制器设计

7.5 本章要点总结

第8章 基于传递函数的控制器设计(2)——根轨迹法

8.1 根轨迹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8.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规则

8.3 根轨迹的几何性质

8.4 基于根轨迹的控制器设计

8.4.1 比例微分控制

8.4.2 超前补偿器

8.4.3 滞后补偿器

8.5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8.6 本章要点总结

第9章 频率响应与分析

9.1 引子——百万调音师

9.2 频率特性推导

9.3 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

9.4 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

9.5 伯德图

9.5.1 伯德图的含义与性质

9.5.2 典型系统的频率响应

9.5.3 调音台的设计

9.6 使用开环系统伯德图设计控制器

9.6.1 灵敏度传递函数

9.6.2 开环系统传递函数对闭环系统的影响

9.6.3 案例分析

9.7 Nyquist图与稳定性判据

9.7.1 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极点、零点间的关系

9.7.2 复平面映射与柯西辐角原理

9.7.3 Nyquist稳定性判据

9.7.4 正虚轴jω的映射

9.8 增益裕度和相位裕度

9.8.1 Nyquist图上的裕度分析

9.8.2 伯德图上的裕度分析

9.8.3 裕度设计与系统表现

9.8.4 幅值裕度与根轨迹

9.9 本章要点总结

第10章 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控制器及观测器的设计与应用

10.1 引子——指尖上的平衡

10.1.1 问题的提出与数学建模

10.1.2 PID控制方案

10.1.3 状态空间方程建模

10.2 系统的能控性

10.2.1 系统能控性的直观理解

10.2.2 系统能控性的定义与判据

10.2.3 系统能控性的举例与分析

10.3 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

10.3.1 极点配置

10.3.2 最优化控制初探——LQR控制器

10.3.3 轨迹追踪

10.4 观测器设计

10.4.1 系统的能观测性

10.4.2 线性观测器设计

10.4.3 降阶观测器

10.4.4 观测器的滤波器性质

10.5 观测器与控制器的结合

10.5.1 分离原理

10.5.2 指尖平衡案例

10.6 本章要点总结

附录A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附录B 傅里叶级数与变换

B.1 三角函数的正交性

B.2 周期为2π的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B.3 周期为2L的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B.4 傅里叶级数的复数表达形式

B.5 傅里叶变换

附录C 代码汇总与说明

参考文献

控制之美(卷1):控制理论从传递函数到状态空间(第2版)是202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天威。

得书感谢您对《控制之美(卷1):控制理论从传递函数到状态空间(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伤害与暴力预防控制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相对于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防控在国际和国内都是较为年轻的学科,亟需高质量的研究和干预实践形成科学理论,并通过可推广的实际干预经验来指导和支撑,使伤害防控工作合理、有效和可持续的深入开展。本书为各部门、各领域专业人员开展伤害和暴力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实用的专业指导,也希望为高等医学院校在伤害和暴力预防专业教学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书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准确,出版导向正确,具有较高
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 电子书
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动态系统几乎都要受到各种随机因素的干扰,当精度要求比较高或是这些随机因素不能被忽略时,就要把这些系统当作随机系统来对待。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在控制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王以忠、许曰才、袁照平著的《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介绍随机系统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不确定随机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混合控制和容错控制;随机系统
内部控制 电子书
本教材以内部控制五要素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18项应用指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基本框架,讲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架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注重讲述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施技巧,既适用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也可帮助正在从事会计实务岗位工作的人员进一步学习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
电机控制技术 第2版 电子书
本书是在第1版基础上,经过修改或补充完成的,保留了第1版的主要章节结构,仍然侧重于介绍各类电动机的控制技术及相关技术。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力传动系统动力学、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特性、交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特性、控制电机的原理及特性、直流传动控制系统、交流传动控制系统、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电动机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电动机软起动与系统节能技术等,融合了电机、电力电子及微机原理技术。这些技术是电子及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编写《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财经类大学的Mpacc研究生教育和会计本科教育,其也适用于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培训。本书第一篇是企业(公司)内部控制基础篇,包括第一章企业(公司)内部控制发展简介,第二章企业(公司)内部控制概念。本书第二篇是企业(公司)内部控制应用篇,包括第三章企业(公司)内部环境,第四章企业(公司)风险评估,第五章企业(公司)控制活动,第六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