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普通德国人,1945—1955

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普通德国人,1945—1955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战后德国,决定冷战格局的关键十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日常生活文化史及人民精神史,聚焦二战后十年间德国人的战后生活,尤其是其精神心态和情感生活。

作者抛弃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和政治框架,从普通人的日常出发:清理废墟的动员,物质匮乏与黑市的经验,及时行乐的追求享受,人口大迁徙的遭遇,女性的自主意识,盟军的再教育,经济起飞的奇迹,“重塑思想”的文化政策,艺术和设计风尚的变迁,以及日常生活中德国人如何集体回避战争的罪责感。

战后德国大众生活混乱失序中充满了多重面向,人们既有对战争的悲伤和自怜,又有立刻重新出发的求生欲,有为了生存下来的不择手段,也有劫后余生、渴望生命的及时行乐。

哈拉尔德·耶纳对战后最初的十年做出了一个崭新的全景描述,通过它能以新视角重新理解战后德国的复苏与德国人日常生活的真实面貌,也能了解德国如何以及为何能够从险恶的法西斯思想彻底转型为现代民主国家。

作者简介

作者哈拉尔德·耶纳(Harald Jähner),资深媒体人、文化批评家、文学博士。自1997年起任职于《柏林日报》,从2003直到2015年担任该报的文艺副刊总编。此前他曾是《法兰克福汇报》文学版的自由撰稿人。自2011年以来,担任柏林艺术大学文化新闻系荣誉教授。2019年出版的《狼性时代》获该年度莱比锡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理想国译丛序

理想国译丛主编

前言

第一章 零点时刻?

众多的开端,无尽的终结

第二章 在瓦砾中

清除瓦砾的责任分配及方案

废墟之美和瓦砾旅游业

第三章 大迁徙

被解放的强迫劳工和四处流浪的囚徒——永失家园

被驱逐者——德国人的惶然自顾

在路上

第四章 舞蹈热

“好起来吧,我的小女孩,还有我支离破碎的美因茨”

第五章 爱在1947

男人们身心俱疲的归途

康斯坦策漫步世界

“贪恋生活,渴望爱情”

剩女拯救了男权——物以稀为贵

苏占区的弱女子

西占区的薇罗妮卡·多谢

第六章 抢劫、配给与黑市

第一波再分配——公民学会抢夺

食品票证的逻辑

口中夺食的百姓——自助与犯罪并行

公民学校:黑市

第七章 甲壳虫汽车一代的闪亮登场

货币改革,第二个零点时刻

沃尔夫斯堡,人工种植园

新兴产业——贝亚特·乌泽在兜售中发现的商业模式

德国正陷入泥沼?对堕落的恐惧

第八章 再教育者

三位作家和文化官员为盟军打磨德意志精神

第九章 艺术冷战和民主设计

文化饥饿

抽象艺术衬托下的社会市场经济

肾形桌如何改变了思维

第十章 压抑之声

沉默与交谈,无奈的抱团

奇迹般的自圆其说

后记 幸运

参考文献

期刊

图片与引文出处

作者致谢

译后记

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普通德国人,1945—1955是2024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德] 哈拉尔德·耶纳。

得书感谢您对《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普通德国人,1945—1955》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波斯帝国史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伊朗民族的起源和波斯帝国的兴衰。波斯帝国史一书利用希腊、罗马、阿拉伯、中国的史料,结合历年的考古发现,对阿黑门尼德王朝进行了论述,其中有关经济、文化和宗教方面的论述尤为精辟深刻。
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 电子书
本书基于美、英、德等多国原始档案,详细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英美两国的军事战略发展,以及两国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基础及确立过程。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欧洲的细节:从海洋帝国到欧洲联盟 电子书
一本就能了解欧洲、欧盟、欧元区的前世今生。
镜像中的历史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15年22篇长短文,展示了从社会史、心性史(记忆研究)、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