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详细讲述泛血管生物学、流行病病因学、病理学与血管病的诊治原则。
内容简介
21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对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等器官疾病的诊治潜趋共识。从血管性疾病的系统性、整体性考虑,提出了泛血管疾病(panvascular diseases)的概念。这对泛血管医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从系统生物学整体观,以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病变及受累靶器官的影响为主线来认识、理解、探讨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及其相互关联与转归,从而在疾病不同阶段针对不同个体、人群及它们所处内外因素等,找出不同层面系统中如何进行"重构与稳态"这一动态平衡过程的关键,同时制订个体化诊治方案,达到血管健康或稳定的亚健康,整体提高民众的身心健康水平。 本书共分总、各论两篇,第一篇从血管的"本构与重构"、"生态与稳态"、"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普通与特殊"和"共性与个性"的角度分述泛血管生物学、流行病病因学、病理学与血管病的诊治原则,以期通过以点带面、由表及里、求同存异、稳中有变的循证方式来了解血管"结构(本构)与功能"、"重构与稳态"及相互联系,从而更好地阐述泛血管系及其发病真谛,为临床服务。第二篇围绕心、脑、周围血管几方面临床常见疾病,简述目前常规诊疗要点,适当根据编者临床经验和体会引出各病的合并症发生、防治和处理要点,亦提一些问题来讨论。
作者简介
作者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医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理事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和“白求恩奖章”等荣誉称号。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诊疗策略的优化与技术革新,在血管内超声技术、新型冠状动脉支架及介入瓣膜研发、复杂疑难冠状动脉疾病介入策略、冠状动脉疾病细胞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或SCI-E收录论文30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19部。担任《内科学》(第8版)、《实用内科学》(第15版)教材的主编工作,Cardiology Plus主编、Herz副主编。作为首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科技奖项10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写人员名单
主编简介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泛血管医学概述
第一节 泛血管医学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泛血管医学的内涵
第三节 泛血管研究的必要性
第四节 泛血管医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五节 泛血管医学的展望
推荐阅读
第二章 泛血管生物学
第一节 血管的发生
第二节 血管的形态与结构
第三节 血管的功能
推荐阅读
第三章 泛血管生物力学与血液流变学
第一节 血管生物力学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
推荐阅读
第四章 泛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学
推荐阅读
第五章 泛血管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一节 病理解剖学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
第六章 泛血管疾病药理学
第一节 药物治疗学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调节血脂药物
第三节 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
第四节 调节血管钙化药物
第五节 调节血管重构药物
第六节 中医药
推荐阅读
第七章 泛血管疾病的诊治防
第一节 泛血管疾病的诊断
第二节 泛血管疾病的治疗
第三节 泛血管疾病的预防
推荐阅读
第二篇 各论
第八章 冠状动脉疾病概论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冠状动脉循环特点概述
第三节 冠状动脉疾病概述
推荐阅读
第九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 稳定性冠心病
第二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第十章 冠状动脉炎症性疾病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 辅助检查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七节 治疗
第八节 预后与管理
推荐阅读
第十一章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辅助检查
第六节 诊断
第七节 治疗
第八节 预后与管理
推荐阅读
第十二章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X综合征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理生理机制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四节 治疗
第五节 预后
推荐阅读
第十三章 心肌桥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诊断
第四节 治疗
推荐阅读
第十四章 脑血管病概论
第一节 概述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脑部血液供应
第三节 脑血管病的分类
第四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第五节 诊断
第六节 治疗原则
第七节 预防
推荐阅读
第十五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
第三节 发病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检查
第六节 诊断与评估
第七节 鉴别诊断
第八节 治疗
第九节 预后与管理
推荐阅读
第十六章 缺血性脑卒中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
第三节 病理生理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辅助检查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七节 治疗
推荐阅读
第十七章 脑出血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
第三节 发病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辅助检查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七节 治疗
第八节 并发症与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九节 预后与管理
推荐阅读
第十八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
第三节 发病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检查
第六节 诊断与评价
第七节 处理流程
第八节 治疗
第九节 并发症与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十节 预后
推荐阅读
第十九章 脑静脉系统疾病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
第三节 发病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辅助检查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七节 治疗
第八节 并发症与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推荐阅读
第二十章 血管性认知障碍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流行病学与分类
第三节 诊断
第四节 预防与治疗
推荐阅读
第二十一章 周围血管病概论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周围血管解剖
第三节 分类
第四节 危险因素
第五节 诊断
第六节 治疗原则
第七节 预防
推荐阅读
第二十二章 下肢缺血
第一节 慢性下肢缺血
第二节 急性下肢缺血
推荐阅读
第二十三章 颈动脉狭窄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检查
第五节 颈动脉狭窄斑块的评估
第六节 诊断与评估及鉴别诊断
第七节 治疗
第八节 并发症与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九节 预后与管理
推荐阅读
第二十四章 主动脉夹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辅助检查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并发症与血管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七节 预后与管理
推荐阅读
第二十五章 胸主动脉瘤及胸腹主动脉瘤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 辅助检查
第六节 诊断与评估及分型
第七节 治疗
推荐阅读
第二十六章 腹主动脉瘤
第一节 概念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发病机制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检查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评估
第六节 治疗
第七节 并发症与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八节 预后
推荐阅读
第二十七章 内脏动脉瘤与夹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辅助检查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合并症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第七节 预防与预后
推荐阅读
第二十八章 静脉血栓栓塞症
第一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节 急性肺栓塞
推荐阅读
第二十九章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
第三节 发病机制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
第六节 辅助检查
第七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八节 治疗
第九节 并发症与血管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十节 预后与管理
推荐阅读
跋
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是201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葛均波。
得书感谢您对《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