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涵盖了费孝通对自己一生学术历程的回顾和反思,以及对社会学与人类学在学科和理论层面的不断思考。
内容简介
从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在长达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费孝通在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领域开疆拓土,成就斐然。他一生的学术历程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时代的起伏变换密切相关。本书汇编了晚年费孝通对自己一生从学历程的回顾与反思的文章,其中既有长篇的思想自述;也有对影响终身的五位老师——吴文藻、潘光旦、派克、史禄国、马林诺夫斯基的追忆与重读,他名之曰“补课”;更有对社会学与人类学在学科和理论层面的不断思考。
本书还收录了费孝通《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一文为近年发现的费孝通佚稿,也是国内最早关于韦伯社会学的述评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费孝通,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费孝通作品精选
费孝通作品精选 出版前言
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
中古的生活系统
冲破了围墙的欧洲
我们的问题
不是为了享用而生产
时势和英雄
忠臣还是叛徒?
“即使我罚入地狱,这种上帝总不能使我敬服的。”
账簿上写着上帝的恩宠
上帝指定沦灭的人是用不到怜惜的
神治的日内瓦
结论
关于本文的参考书
《芒市边民的摆》序
一 宗教的科学研究
二 知识社会学
三 巫术和宗教的功能
四 超自然的观念是必要的么?
五 宗教研究的扩大
鸡足朝山记
一、洱海船底的黄昏
二、“入山迷路”
三、金顶香火
四、灵鹫花底
五、舍身前的一餐
六、长命鸡
七、桃源小劫
《昆厂劳工》书后
一、预定的研究方案
二、实地观察
三、工作效率
四、社会分层
五、现代工业的病症
迈向人民的人类学
社会调查自白
一、引子
二、社会调查概述
三、民族调查
四、农村调查
五、家庭调查
六、小城镇调查
七、知识分子和智力资源调查
八、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
人的研究在中国 缺席的对话
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
人不知而不愠 缅怀史禄国老师
从史禄国老师学体质人类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尾语
开风气 育人才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青春作伴好还乡 为《甘肃土人的婚姻》中译本而写
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书后
二
三
四
五
六
推己及人
补课札记 重温派克社会学
决心补课
派克来华
派克的早年
人生道路的选择
留学欧洲
深入社会基层
一段插话
芝加哥大学及其社会学系
派克进入社会学阵地
派克和汤麦史两人的结合
从探险者成为拓荒者
派克老师在备课
欧战期间的派克老师
派克老师走上讲台
奠定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
众口交誉的老师
再说《引论》
另一本老师的杰作
未完成的种族关系研究
跨越太平洋
人生苦短,探索未已
后记
出版后记
师承·补课·治学(费孝通作品精选)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费孝通。
得书感谢您对《师承·补课·治学(费孝通作品精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