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美国人(费孝通作品精选)

美国与美国人(费孝通作品精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了解二战前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极好的借镜和参照。

内容简介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费孝通写作了大量有关美国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以游记、杂感、政论等形式比较美国和欧洲,美国与中国。其中,《美国人的性格》被费孝通称为《乡土中国》的姊妹篇。

作者透过一般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洞察到美国的科学和民主之间的紧张,认为科学迫使人服从于大工业的合作,而民主要求个体主义,二者必然产生冲突;并进一步认为基督教是同时培养个体主义和“自我牺牲信念”的温床,是美国社会生活以及民主和科学特有的根源。

美国二战以来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越来越突出的霸权地位,实际是费孝通关注美国的一个重要背景。他晚年有关全球化问题的思考,与他对美国、英国等西方社会的系列观察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费孝通还是4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时事专栏作者,其出访美国的诸种见闻、感受,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欧美政治动向、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对华政策等,都以通讯和报道的方式在当时广泛传播,今日读来,依然是我们了解二战前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极好的借镜和参照。

作者简介

作者费孝通,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费孝通作品精选

费孝通作品精选 出版前言

旧著重刊前言

旅美寄言(1943—1944)

这是在战时

在东非的昆明

一张漫画

人情与邦交

限购课榜

关于女人

向西去

人家走了100年的路,我们10年就得赶上

如此农家

初访美国(1945)

人生的另一道路

贫困的早年

自由之邦的传统

年轻文化的前途

幸福单车的脱节

机器和疲乏

劳资的鸿沟

关于华侨

文化的隔膜

老而不死

鬼的消灭

男女之间

眼睛望着上帝

民主的沉睡

平民世纪在望

经济的修正

余笔

美国人的性格(1947)

美国在旅程的尽头

在记录与起码之间流动着

有条件的父母之爱

不令人服输的成功

猜不透上帝的意志

蛮一点,孩子!

道德上有个毒刺

原本是负了气出的门

后记

炉边天下(1947—1948)

从冷仗说起

莱茵河底的魏玛阴影

“只要这不是个选举年”

西欧靴底烦恼处

巴力门·电影业·“中国出路”

无独有偶

拆炉话北美

铁幕安在

美国在华还能做些什么

英国并未忘情远东

访美掠影(1979)

释题代序

颠倒了日夜

两个“皇后”的下场

车、油、路的三位一体

城乡对流、南北对流

地道车和“涂抹”

家务机械化

殷实之家

新型市场

能源危机

电子系统

斗智的世界

一种新的社会纽带

博闻强志的电脑

应用压倒理论

黑人问题

民族拼盘

美国的华人

出路总是会找到的

信心危机

出版后记

美国与美国人(费孝通作品精选)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费孝通。

得书感谢您对《美国与美国人(费孝通作品精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绽放:第十八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电子书
本书精选2016年第十八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二等奖获奖者的作品,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B卷。书中作品都是2016年新概念大赛获奖者的文学作品精华,题材多样,风格多彩,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充分展现了当前青少年的生活状态、文学追求、想象力。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有助于让青少年读者爱上文学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生而贫贱:美国底层社会的贫穷与愤怒 电子书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普利策文学奖得主全新力作,讨论如何缓解美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的趋势。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费孝通“江村调查”80周年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为“纪念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学术纪念会”中精选出的论文集。
深入与反思: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与30年来的中国城镇化实践(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 电子书
从费孝通小城镇理论出发,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连续性与系统性的研究与思考。
社会工作教学案例精选 电子书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起步较晚,各个大学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践都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使用,如何使之更好地融入教材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是考验每一位任课老师的核心问题。鉴于此,我们编辑了这本教学案例集。本书突出应用导向,力图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的案例材料均来源于每位任课教师的实务经验与科研实践,展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