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2010年春秋季合卷总第11~12期

中国研究:2010年春秋季合卷总第11~12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总第11-12期。

内容简介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

《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于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本期焦点:家庭与性别研究。

作者简介

编者周晓虹,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4月至2000年5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从事访问研究。先后出版《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 以来的嬗变》、《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史》等著译作10余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发刊词

主题研讨:家庭与性别研究

主持人语

新中国首部婚姻法的历史价值再评价

家庭规模变化:现代化还是人口转变?

面对转型:城乡家庭团结的实证研究——基于保定518户居民的调查

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女孩的身份与角色——以湘南传统家族型村落为例

“今天不知明天事”——婚外包养与打工妹的情感困境

儿子还是女儿——一个苗族村寨的性别选择途径与治理效果分析

学术论文

中国城市中“阶级意识”社会的出现——基于天津市调查的跨时分析(1997~2008)

中国私营企业家与党和国家的关系

国家话语与公私关系:1950~2000

村民小组的治理:结构与秩序——以江西省前东村的经验为例

治理中国的儿童:治理术、道德和“素质教育”

中国英语教改的障碍、进步与展望——对河北省初中英语新教材施行状况的调研

“抗癌”隐喻下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日常生活研究

书评与随笔

1950~2010:一个跨文化的凝视——托马斯·伯恩斯坦教授眼中的中国变迁

信仰基石:从夯实到坍塌——读陈佩华的《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

无声底层的集体舞——关于打工妹形象建构、身体转型及反抗的思考

社会变迁与消费革命——评王宁的《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稿约

中国研究:2010年春秋季合卷总第11~12期是201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晓虹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研究:2010年春秋季合卷总第11~12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