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7~2018)(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7~2018)(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突出“心理健康”研究,从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三个角度深入考察了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以及北京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诉求,为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出思考与建议。

内容简介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7~2018)》全面梳理了2017年北京居民的各个方面。该报告在理论上,以社会情绪、社会行为倾向为突破口,通过查找负面社会情绪的针对点、不良社会行为倾向的动机入手,深入发掘情绪与行为倾向背后的社会认知的图式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规律,从而做到知、情、意的统一、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态度的统一。在方法上,本研究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尚属第一次开展如此大规模的专门针对社会心态的调查活动。在社会心态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还结合首都社会建设实际需要以及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的工作,对社会心理建设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为未来一段时间首都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

编者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直属单位,承担推进本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设的地相关辅助性、事务性工作;开展社会心理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7~2018)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前言

Ⅰ 总报告

B.1 重视居民心理健康,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17年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一 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特征

二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三 北京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四 相关建议

Ⅱ 相关因素篇

B.2 北京居民自测心理健康与生活压力感、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的关系

一 前言

二 北京居民核心自我评价、生活压力感、应对倾向与自测心理健康的关系

三 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的若干建议

B.3 北京居民体像与心理健康关系调查研究

一 引言

二 体像与心理健康

三 北京市居民身体意向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四 对策建议

B.4 北京从业居民的工作投入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 前言

二 北京从业居民工作投入的总体特点

三 北京从业居民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 北京从业居民的工作投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五 对策建议

B.5 社区居民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一 对象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及建议

B.6 北京居民政策情绪预测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四 本研究主要结论

五 讨论

六 建议

参考文献

B.7 北京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对其社会信任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案

三 研究1 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四 研究2

五 研究3 北京居民对心理健康的态度

六 研究4 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七 总讨论

八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Ⅲ 专题研究篇

B.8 北京居民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现状及其影响

一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二 研究方法

三 北京居民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现状

四 影响北京居民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人口学因素

五 北京居民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六 结论

七 满足基本心理需求,提升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B.9 2017年北京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调查报告

一 北京市居民和谐程度的总体描述

二 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感差异

三 与历年的对比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B.10 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一 前言

二 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整体状况

三 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具体表现

四 案例分析

五 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

六 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七 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建议

Ⅳ 特殊群体篇

B.11 北京市小学生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性认知及参与度调查

一 美育研究概述

二 研究框架与方法

三 小学生家长对美育功能的认知与参与

四 美育对于提升小学生社会功能性的实验研究

五 关于加强美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B.12 城市企业员工心理扭力、抑郁和自伤行为间关系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前人研究综述

三 研究过程

四 结果分析

五 研究讨论

六 本研究的创新点

七 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B.13 居住流动性与人际信任的建立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假设与框架

三 研究内容

四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B.14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工作融合心理疏导试点研究

一 项目实施情况

二 工作的具体开展

三 工作效果评估

四 总结和反思

五 建议和对策

B.15 北京地区医务工作者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医疗改革影响调查

一 调研背景

二 调研结果

B.16 北京市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

一 前言

二 对象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B.17 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弹性状况调查

一 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弹性总体现状

二 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影响

三 个人人格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影响

四 关于提升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建议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7~2018)(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 编者。

得书感谢您对《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7~2018)(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京休闲发展报告(2020) 电子书
本报告讨论北京夜间休闲、国家文化公园、生活方式书店等休闲产业发展新态势,并预测其发展可能。
北京的人口、社会阶层与空间结构 电子书
本书从人口和社会阶层两个维度分析了北京的社会空间结构问题。研究发现:北京的社会空间结构是从中心到边缘的四个圈层的同心圆结构;北京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社会隔离,社会空间呈现马赛克格局;北京的外来人口更多地分布在北京第二、第三圈层的城市社区,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外来人口相对较少,但是一些农村社区外来人口规模巨大;北京的社会极化主要表现在中心和边缘差异较大,单中心发展态势明显,社会中上层向心分布,社会
社会工作助力社会治理:基于北京等地的调查 电子书
基于对北京等地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数据,重点探讨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得失。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 电子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在于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人口协同发展。本书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北京人口发展新特点、新规律,基于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成果,集中讨论三个重要议题:区域协同发展与大城市人口疏解、流动人口研究、人口与社会发
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现代社会学文库(第2辑))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