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建设蓝皮书)

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建设蓝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北京市2016年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也展望了2017年的社会建设前景。

内容简介

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北京的社会建设也是全国的领头羊。2007年12月,北京市建立了全国靠前个省市级专门的社会建设领导机构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的社会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也带动了全国的社会工作。

本系列蓝皮书跟踪了北京8年来的社会建设进展,为北京的社会建设乃至中国的社会建设留下了一份珍贵资料和经验总结,成为北京和中国建设的重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编者宋贵伦,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职称,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成员。出版《毛泽东与中国文艺》等专著,发表若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章,近几年来,在社会建设研究方面多有著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编撰人员名单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首都功能新定位背景下的北京社会建设报告

Ⅱ 特稿

B.2 北京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Ⅲ 社会结构篇

B.3 北京市人口调控政策分析——基于人口增长的内部结构视角

B.4 “十二五”时期北京流动人口分析报告

B.5 北京市转居农民阶层分化研究报告

B.6 超大城市中的“流动老人”特征分析报告——基于对北上广深流动家庭的调查

B.7 首都中产阶层子女出国留学热背后的社会心态探析

Ⅳ 公共服务篇

B.8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与有效供给的政策思考

B.9 北京市流动人口与住房租赁市场研究报告

B.10 共享交通与北京交通发展

B.11 “四级双向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模式探索——朝阳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实践

B.12 共享经济促进城市社区融合新趋势——以北京海淀区S社区共享经济生活为例

Ⅴ 社会治理篇

B.13 首都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模型建构研究

B.14 北京市民办社工机构专业社工岗位设置与激励保障研究

B.15 北京市社区协商共治研究报告:以朝阳区北郎东社区为例

B.16 我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研究——以北京市大栅栏街道B社区为例

B.17 2016年北京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B.18 北京市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研究——基于北京市D街道社区营造案例

Ⅵ 地方社会建设篇

B.19 顺义区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分析

B.20 社区有效自主治理机制初探——以丰台区老旧小区为例

B.21 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以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载体

Ⅶ 调查报告篇

B.22 北京市居民获得感调查

B.23 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水平和能力研究——以西城区、石景山区为例

B.24 北京市居民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举措及依法行政评价调查报告

Abstract

Content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子库介绍

法律声明

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建设蓝皮书)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宋贵伦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建设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建设研究(第八辑) 电子书
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主办,本册是第八辑。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案例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开。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政府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机构与人民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立足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各具地方特色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解读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产生、发展的政策脉络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详细解析,提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方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应用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开。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情况,坚持融合协同与创新应用,聚焦理论与实践创新,融合多学科视角、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国情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关注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方法篇 电子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三年试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开。它面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并逐步融入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在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阐述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胜任力的基础和核心,即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学习、掌握并融合运用的有关社会治理、心理工作、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