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以唐代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唐,是中国历强盛的时期之一。大唐帝国,拥有当时世界上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拥有灿烂、辉煌的精神财富。
从长安城到大明宫、从乐山大佛到顺陵石狮,唐代艺术气势磅礴、虎虎生威,给人向上的精神力量。敦煌壁画、金碧山水、唐诗,唐代艺术有丰富的色彩、鲜活的情感、无尽的意味,让人浮想联翩。“吴带当风”“铁画银钩”,唐代艺术将灵动之美发挥到极致,作品无不流畅宛转、生意盎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这样张扬、这样辉煌的美,反映出的是情理兼得、力韵互含、刚柔相济、象意合一的审美理想,是繁华、富裕、强大、开放的气概与大国风范。
本书以唐人的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书画、乐舞、雕塑、建筑、城市建设、哲学思想等各个维度深入,品味唐人的审美情趣、探讨唐人的审美观念。如此,犹如从高空俯瞰大地,唐朝的精、气、神,都将一览无余。
作者简介
作者陈望衡,1944年10月生,湖南邵阳人。1962-1968年,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2008年5月获日本大阪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二级)、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特聘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景观文化研究暨规划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国际应用美学研究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亚洲艺术学会副主席。主要从事美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唐代诗歌的审美意识(上)
第一节 抒怀诗: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第二节 边塞诗: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第三节 伤世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第四节 友情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第五节 女题诗: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第二章 唐代诗歌的审美意识(下)
第一节 羁旅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第二节 山水诗:江山留胜迹,怅然吟式微
第三节 咏物诗:所咏虽微物,所寓皆世情
第四节 仙道诗: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
第五节 佛教与唐诗
第三章 唐代散文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青云之志
第二节 吊古之伤
第三节 山水之娱
第四节 园林之乐
第五节 理性之光
第四章 唐代小说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文体:作意好奇
第二节 功业:英雄际会
第三节 荣华:一枕黄粱
第四节 婚恋:情纯义重
第五节 女性:德色双馨
第五章 唐代文论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诗品论
第二节 意象论
第三节 文教论
第四节 文道论
第六章 唐代书法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兴盛原因
第二节 时代风格
第三节 楷书之美
第四节 草书之美
第五节 书法理论
第七章 唐代绘画的审美意识(上)
第一节 绘画的专业化
第二节 佛教画的流行
第三节 新技法的创造
第四节 水墨画的产生
第五节 文人画的肇始
第八章 唐代绘画的审美意识(下)
第一节 人物画
第二节 山水画
第三节 动植物画
第四节 绘画理论
第九章 唐代乐舞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和为主题
第二节 崇武尚文
第三节 娱乐旨归
第四节 广纳胡乐
第五节 乐舞典范
第六节 乐美解放
第十章 唐代雕塑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雕塑概述
第二节 佛教造像
第三节 道教造像
第四节 帝陵石雕
第五节 墓俑雕塑
第十一章 唐代城市建设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审美特征
第十二章 唐代建筑营造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建筑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唐代建筑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唐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第十三章 唐代园林营造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园林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唐代园林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唐代园林的审美特征
第十四章 唐代儒家与唐代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儒家之学
第二节 注重社会功用
第三节 强调明道抒情
第四节 标榜风骨之美
第十五章 唐代道教与唐代审美意识
第一节 道教文化的三个层面
第二节 皇家道教中的审美意识
第三节 文人道教中的审美意识
第四节 神仙道教中的审美意识
第五节 唐代道教中的仙境与仙人之美
第十六章 唐代佛教与唐代审美意识
第一节 唐代佛教的中国化
第二节 唐代佛教的审美意识
第三节 禅宗的审美意识
第四节 华严宗的审美意识(上)
第五节 华严宗的审美意识(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是202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望衡。
得书感谢您对《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