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关于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的书籍。
内容简介
民商法又称私法,在法学方法论子系统中,其最为切近的方法论核心应属请求权方法,而最具私法特色的方法论问题则是合同解释。
请求权方法在我国立法、司法及法教义学建构中正是当务之急,并可以此方法为主线,联通其他各路方法,共同发挥系统效应。故而总项目将以此方法为“立于不败之地”的枢机,为头号突破口。
另一个突破口即是合同解释当中的法学方法论意蕴。合同法是民商法最核心最稳固的本体部分,合同,以及协议、章程等以合同理念为根基的各式自治文书,具有某种准法源的地位,其解释与法律解释颇有不同而又实相沟通,在当代法上兼有重大的理论、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崔建远,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凯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合同监管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顾问、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国家检察官学院等校的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及北京等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
第二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二次),2012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清华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六次)等荣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缩略语
壹 合同解释辨
一、概说
二、合同解释与推定解释
三、阐释性合同解释与补充的合同解释
四、合同解释与意思表示解释
五、合同解释与单独行为解释
六、合同解释与决议行为解释
贰 合同解释与法律解释
一、概说
二、所受制的法律有别
三、是否属于事实问题不同
四、是否顾及意思表示受领人独特的理解能力不同
五、动机是否被纳入目的的范畴不同
六、是否依赖客观目的论不同
七、可否改变法律条文的含义不同
八、是否依任意性规范不同
九、有无交易的整体解释不同
十、规定/约定不明时寻觅的法律规定不同
十一、合同解释与法律解释的交织
叁 合同解释的主体
一、法院
二、仲裁庭
三、合同当事人
四、代理律师
五、专家证人
六、学者
肆 合同解释的对象
一、合同条款作为解释对象
二、初步协议、意向性协议、备忘录作为解释对象
三、合同名称、条名、注脚、序言作为解释对象
四、其他有关元素与合同解释的对象
伍 合同解释语境中的合同形式
一、合同形式何以成为合同解释的对象?
二、合同形式的意义
三、取消行政审批是否影响合同形式的价值?
四、合同与之对应的形式及其意义
五、同一合同是否同时采取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
陆 合同解释语境中的印章及其意义
一、印章的核查、认定与合同解释作业
二、印章与文件的种类及性质
三、印章与当事人的意思及其认定
四、印章的外观性及其认定规则
五、合同书上加盖印章与代理权有无的认定
六、印章显示的缔约主体不存在的法律效果
柒 合同解释语境中的合同主体
一、概说
二、权利能力在合同解释中的地位及价值
三、行为能力在合同解释中的地位及价值
四、当事人的身份在合同解释中的地位及价值
五、作为缔约人的非法人组织在合同解释中的地位及意义
六、合同解释语境中的幼儿园和入园小朋友、小学与在校小学生
七、借名登记合同在合同解释中的地位及价值
八、冒名缔约在合同解释中的地位及价值
九、把合同主体纳入解释客体的实践意义
捌 合同解释的原则
一、以合同文义为出发点,客观主义结合主观主义
二、体系解释
三、交易的整体解释
四、历史解释
五、符合合同目的
六、参照习惯与惯例
七、民法基本原则更是合同解释的原则
玖 合同解释的规则
一、合同解释规则概述
二、“明示其一就排斥其他”
三、“同类”
四、推定每一条款具有意思与目的
五、推定不违法
六、推定明示条款优先于默示条款或随后行为
七、有利于公共利益
八、有疑义时作不利于草拟人的解释
九、推定特别条款优先于一般条款
十、推定协议中先陈述的条款优先于后陈述的条款?
十一、推定书面文句优先于数字或符号
十二、推定手写的优先于打字的,打字的优先于印刷的
十三、作有利于债务人的解释
拾 格式条款的解释
一、格式条款的规格
二、格式条款规则的适用范围
三、认定格式条款无效是否属于格式条款的解释范畴?
四、以客观合理性标准解释格式条款
五、统一解释
六、限制解释
七、调和解释
八、个别商议条款优先
九、沉默在格式条款制度中的意义
十、格式条款最终解释权的归属
十一、商家不允许消费者选择退货的条款无效
十二、商家保留选择顾客的权利条款
拾壹 免责条款的解释
一、免责条款的规格
二、认定免责条款无效可否归入免责条款解释的范畴?
三、抗辩说与界定说之争
四、免责条款解释的一般与特殊
五、“同类”规则被用于免责条款的解释
六、免除疏忽所致责任的条款及其解释
七、“假设缔约方不能从其错误的行为中获利”
八、不可抗力条款及其解释
九、免责条款不得违反合同主要目的
十、不得将“免责条款之合意”视为“自甘冒险”
十一、非为企业合理化经营所必需的免责条款应从严规制
十二、限制解释原则在免责条款上的具体化
十三、实例分析
拾贰 非典型合同的解释
一、非典型合同系客观存在
二、非典型合同适用法律的路径及方法
三、系争《股权收购协议》的解释和法律适用
四、系争《协议书》的解释和法律适用
五、系争《某户外广告牌租赁合同》及其《补充协议》的解释和法律适用
拾叁 合同漏洞的补充
一、合同漏洞补充及其定位
二、合同漏洞的判断标准
三、合同漏洞的类型
四、合同漏洞存在的原因
五、合同漏洞补充的理论基础与步骤
拾肆 法律关系方法乃解释合同必须遵循之法
一、法律关系方法的机理
二、通过辨析概念/类型的方法予以解释
三、依赖法律特征的方法予以解释
四、依赖构成要件的方法予以解释
五、依赖法律构造的方法予以解释
六、依赖主要方面、主要矛盾的方法认定合同的归属
七、进一步的个案分析
拾伍 先签合同与后续合同的关系及其解释
一、区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保证金合同与借款合同
二、后续约定的法律效力及法律和法理依据
三、先签合同与后续合同间关系的类型
四、从合同的体系解释到交易的整体解释
拾陆 行为、沉默之于合同变更
合同解释论:规范、学说与案例的交互思考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崔建远。
得书感谢您对《合同解释论:规范、学说与案例的交互思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