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编的综合性学术文集,侧重介绍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
内容简介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办刊宗旨为报道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搭建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
本刊分设汉学论坛、文献天地、汉学人物、论著评介、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栏目。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由国家汉办和北京大学共同筹建,旨在发挥北大在文、史、哲、考古等学科的整体优势,吸引国外和港澳台成就卓著的汉学家前来进行合作研究及学术交流。基地主任为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教授,通讯主编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刘玉才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關鍵字”、作者意圖和闡釋翻譯:司馬遷《報任安書》
王肅《喪服要記》與漢魏時期的喪葬習俗
從洪邁《夷堅志》看宋代上下層文化的互動
19世紀朝清古文家的交流初探
沈曾植與西本省三筆談考
霞浦摩尼教文書《四寂讚》及其安息語原本
意大利漢籍的搜集
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十九庚形字史料價值辨析
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古籍簡介
《中國叢報》與中國古代文化文獻的翻譯
《詩經》的東傳及其在朝鮮半島的刊行簡述
琉球中央士族的漢籍校勘
黎貴惇與《芸臺類語》
饒公選堂之故事
跨越語境新辟蹊徑
對話馬悦然:“中國文學不必太否定自己”
康達維專輯 美國當代漢學大師
正名·學統·知音:康達維對我的啓發及對美國漢學的影響
博學審問取精用弘
師門九載:側寫康達維先生之爲學、爲師與爲人
康達維印象
Curriculum Vitae
Bibliography
《説郛》版本史
馬可·波羅與蒙古帝國的牌符
《馬可·波羅行紀》所載“妻女待客”風俗初探
評《蒙元時代中國的東方敘利亞基督教》
“校勘與經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頻得音書似不遥”
“東亞漢籍研究:以日本古鈔本及五山版漢籍爲中心”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綜述
國際漢學系列講座紀要(2013.10-2014.03)
徵稿啓事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九期)是201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得书感谢您对《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九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