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区域及全球的多个方面剖析了全球海洋治理的现状及趋势。
内容简介
内容涵盖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海洋安全机制建设、中国海洋管理、涉海内容翻译及传播等多个重要的理论和战略问题。
本书突出中国视角,注重发掘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理论意义,同时聚焦海洋环境治理前沿,高度关注海洋塑料垃圾、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以及蓝色伙伴关系等重大海洋全球治理问题,同时分析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洋争端等区域性热点问题。
作者简介
编者金永明,1966年9月出生,浙江绍兴人;法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等单位的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部分 全球海洋治理理论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一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二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定位
三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取向
四 结束语
全球海洋治理视域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意涵及路径
一 全球海洋治理中的既存困境: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需求
二 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价值共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底蕴
三 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指向
四 结语
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角色与实现路径
一 现行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存在诸多内在缺陷
二 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之道在于不断创新理念和制度
三 中国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
四 结语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海上公共卫生安全法治的挑战与中国方案
引言
一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海上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多领域法治
二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海上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多领域法治的挑战
三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海上公共卫生安全法治建设的中国方案
四 结语
第二部分 海洋治理前沿问题研究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与中国参与
一 引言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新近进展
四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经验归纳
五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现实困境
六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中的中国参与
生态政治视域下全球海洋生态治理困境与应对
引言
一 生态政治的缘起、发展脉络
二 全球海洋生态危机的原因和特点
三 厘清海洋生态危机与政治危机之间关系
四 全球海洋生态治理面临的困境
五 全球海洋生态危机的解困之路
六 结语
“四轮驱动”推进蓝色伙伴关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蓝色伙伴关系的内涵和意义
二 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机遇和挑战
三 “四轮驱动”推动蓝色伙伴关系构建
五 结论与展望
第三部分 国际与区域海洋治理专题研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的实践
导言
一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容
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若干基本原则
三 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具体实践
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
结束语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渔业保护区争端分析
一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结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渔业保护区的建立
二 围绕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渔业保护区争端的不同立场
三 挪威维护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渔业保护区的深层原因及策略
四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渔业保护区争端的法律分析
结语
第四部分 海洋治理的中国经验和实践
面向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海洋管理:挑战与优化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全球海洋治理对中国海洋管理提出的挑战
三 全球海洋治理视域下中国海洋管理的现实困境
四 面向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海洋管理优化对策
五 结语
中国政府管理海洋事务的注意力及其变化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注意力与政府决策: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三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海洋事务注意力分配
四 海洋事务中各领域的注意力分配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五部分 涉海内容翻译与传播专题研究
“国家治理”概念谱系及英译探究
一 “治理”的概念谱系
二 “治理”英译研究
三 “国家治理”英译评析
四 结语
概念话语引进与再输出良性互动探究:以sea power为例
一 Sea power汉译及其早期传播
二 Sea power概念本土化
三 “海权”概念再输出
四 结语
后记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编委会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1)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金永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1)》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