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立足于《资本论》中的理论和方法,以“剩余产品”相关理论为指导,将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分为利润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和利润再分配制度改革。

内容简介

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进行较长时间和较为全面的动态跟踪,从效率和公平的多个角度进行效果评估,为国有企业深化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杨巨,湖南汨罗人,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麻省大学洛威尔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和利润分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等课题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3项,在《教学与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评论》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篇,出版著作1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争议焦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如何影响效率与公平

1.2 争议缘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的利润分配研究

1.3 争议再续:西方经济学视域下的国企利润分配研究

1.4 争议解读:研判思路与分析方法

1.5 争议认知:结构安排与边际贡献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下的利润分配分析框架

2.1 企业利润分配的相关概念

2.1.1 利润

2.1.2 利润分配和利润分配制度

2.1.3 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利润分配的相关论述

2.2.1 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

2.2.2 生产资料所有权、利润控制权与资本积累

2.2.3 利润使用方式与资本积累

2.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框架

2.3.1 积累的动态

2.3.2 利润分配制度与积累的动态

2.3.3 社会目标/社会关系、利润分配制度与积累的动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润分配制度演进与大国生产力变迁

3.1 利润分配制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与扩展

3.2 英国、美国与日本经验

3.2.1 英国

3.2.2 美国

3.2.3 日本

3.2.4 再回美国

3.3 中国经验

3.4 中国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与长期积累效率(1952~2012年)

4.1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动态跟踪

4.1.1 现有文献关于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阶段划分

4.1.2 国企利润初次分配制度改革的阶段再划分

4.1.3 国企利润再分配制度改革的阶段划分

4.1.4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全面动态跟踪

4.2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效果评估假说

4.2.1 国有企业利润初次分配制度改革的效果评估假说

4.2.2 国有企业利润再分配制度改革的效果评估假说

4.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效果评估

4.3.1 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率

4.3.2 国有工业企业利润率

4.3.3 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与国企积累效率

4.3.4 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

5.1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动态跟踪

5.1.1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改革

5.1.2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改革

5.2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效果评估假说

5.2.1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商品性效应假说

5.2.2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社会性效应假说

5.3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效果评估

5.3.1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与中央企业行业利润率

5.3.2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与中央企业布局调整

5.3.3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与社会保障水平

5.3.4 进一步的说明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央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研究

6.1 现有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

6.2 马克思利润分配思想对银行利润分配的启示

6.3 进行中央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

6.3.1 四大行历年现金分红率

6.3.2 四大行上缴红利的最终去向

6.3.3 现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四大行利润上缴安排的比较

6.4 能够继续提高四大行的现金分红率吗?

6.4.1 四大行现金分红率变动的内在逻辑

6.4.2 目标资本充足率设定、贷款信用风险控制和现金分红率的提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外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研究

7.1 国外国企利润分配文献的简要回顾

7.2 国外国企利润分配制度

7.2.1 挪威

7.2.2 法国

7.2.3 英国

7.2.4 瑞典

7.2.5 芬兰

7.2.6 新西兰

7.2.7 新加坡

7.3 国外国企利润分配制度评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8.1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8.1.1 协调推进生产资料所有权改革和国企利润初次分配制度改革

8.1.2 统筹推进国企利润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和再分配制度改革

8.2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重点

8.2.1 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分类改革

8.2.2 实现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紧密联动

8.2.3 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目标和结构动态调整

8.2.4 完善中央国有(非金融)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8.2.5 建立和完善中央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8.2.6 保持中央非金融企业与中央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相对独立

8.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8.3.1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保障措施

8.3.2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制度保障措施

8.3.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法律保障措施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巨。

得书感谢您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济动态与评论(第9辑) 电子书
《经济动态与评论》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刊登经济发展动态研究和经济学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书评等,致力于反映经济发展和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本辑为第9辑。
资产评估基础辅导与练习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资产评估概述、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与监管、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基本事项、资产评估程序、资产评估方法、资产评估报告与档案、资产评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等。
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 电子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资产评估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学科建设逐步完善。本书在全面介绍和阐述资产评估实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资产评估案例分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资产评估原理和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列举了大量的例题,以便读者正确理解和掌握。
投资项目评估方法与实务 电子书
全书分投资项目评估原理和方法以及投资项目评估实务两大部分,共46章。论述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明了30多个行业投资项目的特点、可行性研究中的特殊问题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规范内容和要求。
资产评估 电子书
《资产评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内容:一是资产评估理论体系。资产评估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价值类型、评估目的以及评估程序等是资产评估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二是资产评估的方法与途径。资产评估方法与途径是资产评估的工具和手段,在资产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途径包括市场途径、收益途径以及成本途径。三是资产评估实务。资产评估实务主要包括房地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以及企业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