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徐悲鸿研究及中华美术

21世纪徐悲鸿研究及中华美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徐悲鸿研究?青春论坛——21世纪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三)》收录了涵盖本硕博的中外学子论文42篇。围绕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与中国画改良、徐悲鸿与中国美术教育、徐悲鸿美术馆建设研究、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徐悲鸿与摄影研究、徐悲鸿收藏研究、徐悲鸿展览研究、徐悲鸿与民间美术与民国人物研究、中外美术交流视域中的徐悲鸿研究等话题展开,汇集了莘莘学子关于徐悲鸿研究的探索与思考,涌现了不少新话题、新思路、新视角、新材料,并收录了徐悲鸿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和珍贵照片。本书旨在学理地、历史地梳理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并阐释其现当代意义,以推动中国美术的发展,以体现学术的薪火相传与徐悲鸿研究的生长空间。

作者简介

  王文娟,女,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外美术比较研究方向),2006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部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3年—2014年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度“教学十大标兵”。

  主要研究领域:1、中外美术比较研究2、艺术哲学3、徐悲鸿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2009年荣获“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东方美术史》(副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人性与神性——西方美术历程》(副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全球化与民族化: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美术·世界语境: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二)》(主编,现代出版社2017年版)。《吾负藤花——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在《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中国书法》、《雕塑》、《舞蹈》、《艺术百家》、《人文杂志》等海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其中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的《中国哲学》、《美学》、《文艺理论》、《造型艺术》、《舞台艺术》等刊全文转载,也有篇章被《新华文摘》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章节目录

目录

一、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与中国画改良

1、季海洋

2、徐旷之

3、白军

4、饶帆

5、金和珍

6、张云飞

7、高士淯

8、杨晓宇

二、徐悲鸿与中国美术教育

1、李晨辉

2、杨周霖

3、顾芸培

4、刘芳茗

5、王鑫

三、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

1、张熙

2、翁雨晴

3、梁贝宁

4、白冰

5、薛雅君

6、(法)菲利普·杰奎琳

7、方弘毅

8、符新霞

9、李意

10、于邢子

11、谢臻

12、梁芝英

13、宋悦玮

14、朱亦孟

15、曾令飞

16、朱小峻

17、许道坤

21世纪徐悲鸿研究及中华美术是2019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文娟。

得书感谢您对《21世纪徐悲鸿研究及中华美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术教学实践空间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两部分,内容包括:创作材料与技法、作品欣赏。
西方现代美术史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七章,介绍了现代美术的开篇、美术的本体化探索、美术中的人性、美术与社会、后现代美术现象、回归与拓展等内容。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电子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尽可能地保留了傅雷先生文字的原貌。书中一些译名、标点和字词如“公尺”“那末”“的”“地”的用法,虽不合于当下的规范,但都未做修改。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电子书
本书围绕艺术风格、绘画技巧、时代思潮等内容,介绍了文艺复兴初期自乔托以来的近二十位画坛巨匠及其名作。
手机游戏美术设计 电子书
本书整体分为四大部分:手机游戏美术设计概论(第1章)、手机游戏2D美术设计与制作(第2章)、手机游戏3D美术设计与制作(第3~5章)、手机游戏引擎美术设计(第6章)。第一部分主要从宏观角度介绍手机游戏美术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第二部分讲解2D手机游戏的设计与制作;第三部分主要从3D模型与贴图技术、手机游戏3D场景美术设计和手机游戏3D角色美术设计等方面来讲解;第四部分介绍游戏引擎的定义、主流手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