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问之道:职务犯罪讯问原理与实战策略

讯问之道:职务犯罪讯问原理与实战策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着眼于规范办案、科学讯问,从技术操作层面提出讯问的环节和任务。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纪检监察新体制下的规范要求,深入研究监察讯问的心理学原理,着眼于规范办案、科学讯问,从技术操作层面提出讯问的环节和任务,结合贪污、贿赂等典型案件系统研究讯问要求和技巧,既具有法律和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又有实践办案经验的总结。

本书能够让读者系统了解新规则对讯问的基本要求、讯问的心理学原理和操作技巧,对培养讯问技能、提升讯问质量和效率、促进依法规范办案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上官春光,国家检察官学院职务犯罪研究所副所长,刑事检察教研部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3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检察制度和实务、监察制度与实务、职务犯罪侦查和调查、职务犯罪预防、反腐败与党风廉政建设、司法制度与人权保障、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监察讯问的目的和要求

一、讯问的目的

(一)讯问的核心目的是要得到真实的陈述

(二)讯问的直接目的是要形成高质量的讯问笔录

二、讯问的基本要求

(一)合法

(二)合理

第二章 讯问的灵活性和规律性

一、讯问无定法

(一)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讯问方法

(二)影响讯问方法的变量是多样的

二、讯问有规律

(一)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有规律的

(二)人的认知是有规律的

(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有规律的

(四)人的选择和决策是有规律的

三、供述的理论模型

(一)里德供述模型

(二)希尔根多弗(Hilgendorf)和埃尔维因(Irving)供述决策模型

(三)里克等人的供述精神分析模型

(四)史蒂芬森和威廉逊的供述相互作用模型

(五)古德琼森的认知—行为供述模型

第三章 讯问的构成环节和任务

第一节 讯问的核心环节

一、讯问环节的划分

二、被讯问人的表现与讯问核心环节

三、讯问核心环节的任务

四、不同环节在讯问中的地位

五、不同讯问环节的外在特征

六、讯问环节的反复

第二节 讯问的技术操作流程

一、准备与计划

二、讯问开始

三、态度转化

四、陈述引导

五、讯问结束

六、回顾评估

第四章 讯问中的心理学原理

第一节 讯问过程的心理解读

一、讯问是引导被讯问人从撒谎到如实陈述的转化过程

二、影响态度转化的两方面因素

三、撒谎是有罪者的正常反应

四、讯问应当从被讯问人撒谎开始

第二节 撒谎与焦虑情绪

一、谎言、实话与事实真相

二、谎言的类型

三、撒谎者的内心反应

四、撒谎的副产品——焦虑

第三节 讯问中施加心理作用的基本原理

一、心理影响的基本原理

二、讯问策略的界限

第五章 讯问中情绪控制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切断焦虑情绪释放的渠道

一、行为矫控

二、集中注意力

第二节 增加焦虑的途径

一、揭谎与导谎

二、打乱心理防卫机制

三、强化情感

四、借助价值目标

五、调整讯问的空间距离

第六章 讯问中的认知控制原理

第一节 讯问中对被讯问人施加影响的途径

第二节 讯问中被调查人的决策与选择

一、讯问对被讯问人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决策选择过程

二、合理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三、被讯问人认知和决策的局限

四、影响被讯问人决策的认知因素

第三节 对案件情势的认知控制

一、讯问的场所和空间设置

二、办案人员的意志和信心

三、讯问人员的人数和级别

四、讯问中的用势、借势与造势

第四节 对办案人员掌握事实和证据的认知控制

一、对办案人员掌握事实的认知控制

二、对办案人员掌握证据的认知控制

第五节 对办案方向的认知控制

一、对调查指向“人”的认知控制

二、对调查指向“事”的认知控制

第六节 对利害关系人的认知控制

一、贿赂案件中对相对人的认知控制

二、对受托人的认知控制

三、对近亲属的认知控制

第七节 对被讯问人选择的认知控制

一、选择的非理性

二、被讯问人的选择:对抗与配合

三、被讯问人对抗行为的应对

四、对选择的认知控制

第八节 对刑事责任的认知控制

一、合理化

二、责任投射

三、对比原理

四、暗示

第九节 对自身权利义务的认知控制

一、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导向性

二、我国讯问环节的告知规定和实践样式

三、讯问环节的告知与认知控制

第十节 对被讯问人自我认知的控制

一、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

二、讯问中对被讯问人的自我认知控制

第十一节 对办案人员的认知控制

一、讯问人员的应然形象

二、认知控制的策略

第七章 被讯问人陈述引导

一、陈述引导环节的根本任务

二、记忆信息的提取

(一)犯罪信息的完整性

(二)行为信息的准确性

三、主观心理状态的核实

(一)犯罪动机、目的与解释

(二)共同犯意

(三)情绪、情感表达

四、供述自愿性的构建

(一)直接就供述的自愿性提问

(二)引导嫌疑人陈述供述的动机

(三)“错误插入法”

五、引导陈述过程中的问话规范

(一)问话的作用

(二)问话的时机

(三)问话的特征

第八章 讯问中的话题管理

一、被讯问人认罪前、后讯问的区别

二、陈述引导中的话轮控制

三、供述引导中的话题管理

(一)话题的引入和启动

(二)话题的规划与动态监控

(三)话题转换

四、话轮与话题的协调

第九章 贪污犯罪讯问原理与技巧

一、分析供述信息的不同视角

(一)诉讼证明的视角

(二)生活经验的视角

(三)办案人员多视角分析供述的必要性

二、贪污罪的讯问

(一)财产的来源——财物从哪里来

(二)贪污的手段——如何取得财物

(三)赃款赃物的去向——财物到哪里去了

(四)主观故意的讯问

第十章 贿赂犯罪讯问原理与技巧

一、贿赂犯罪的类型与调查取证要点

(一)索贿型

(二)收受贿赂型

(三)斡旋受贿型

(四)经济往来中收受贿赂型

(五)共同受贿型

二、贿赂犯罪的关系网

三、贿赂犯罪讯问的切入路径

(一)以财物为切入点的讯问路径

(二)以职权为切入点的讯问路径

(三)以人为切入点的讯问路径

(四)以事为突破点的讯问路径

四、贿赂犯罪其他关键问题与讯问

(一)主观方面的证明与讯问

(二)“财物”的认定与讯问

(三)量刑情节的讯问

讯问之道:职务犯罪讯问原理与实战策略是2023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上官春光。

得书感谢您对《讯问之道:职务犯罪讯问原理与实战策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