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与反思(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丛书)

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与反思(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集中收入了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民主问题的研究动态,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内容简介

关于资本主义民主问题,国外学者首先探讨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代议制民主的批判、马克思视域中的民主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他们从价值层面考量民主。

针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国外学者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民主与选举的本质,探讨了资本主义民主的限度与改进以及全球化、民主与恐怖主义的关系问题等。

关于民主的未来,国外学者认为,经济民主和政治协商是未来实现更切实的民主的有效路径。

作者简介

编者姜海波,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2010年以来出版《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等专著、编著10余部,《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等译著4部,在《哲学与文化》《哲学动态》《世界哲学》等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总序

导言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与民主

第1章 民主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

一、“社会问题”中的政治与经济

二、哲学与政治的相遇

三、与重商主义联盟

四、民主化的现在,可预见的未来

第2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代议制民主的批判

引言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二、剥削与不平等

三、环境

四、竞争、帝国主义和战争

五、危机

六、压迫

七、异化

八、民主骗局

九、代议制民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十、代议制民主的制度性机制

结语:剥削、异化和民主

参考文献

第3章 马克思的黑格尔国家哲学批判及其民主理论

一、政治国家反对市民社会

二、市民社会对抗国家

第4章 马克思与民主

第二编 资本主义与民主

第5章 民主还是资本主义?

第6章 资本主义转型与民主的局限

一、权力的全球性转移

二、金融和财富的跨国化

结论

第7章 资本主义危机和回到马克思

一、摇摆不定的资本主义形式和理论

二、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三、矛盾与危机

四、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案

第三编 民主与价值

第8章 民主与正义

一、两种民主模式

二、民主与正义之间的理想关系

三、自我发展与自决的理念

四、针对非正义状况的民主理论

五、某些关于协商模式的解释的局限

第9章 媒介社会的政治交往:民主是否仍然具有认知维度?规范理论对经验研究的影响

一、民主规范理论的经验借鉴

二、政治协商追踪真相的潜力

三、大众传媒的结构与深思熟虑的公众舆论的形成

四、公共领域的权力结构和大众传媒的动态

五、政治交往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 为人权事业而复兴马克思

一、马克思主义及规范性事业

二、对革命实践的法律和道德约束

三、作为人权事业杰出贡献者的马克思

结论

第11章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面临的后现代民主挑战

一、告别社会民主主义

二、政治生态主义失去了机会

三、生态社会主义与“绿色民主”的兴起

四、从“福利国家”到“生态国家”?

五、“绿色民主”及其敌人

六、用“生态社会主义状况”对抗“后民粹主义状况”

七、生态社会主义转型:“绿色民主”的目标

第四编 民主的未来

第12章 向民主的人类社会过渡

一、历史、进化和革命:马克思的过渡思想

二、向共产主义过渡: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科学

三、过渡的两种模式

四、新进化论:现代化理论与政治发展

五、相对民主化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3章 民主的骗局和普适主义的替代方案

一、民主的骗局挑战着我们去创造明天的民主

二、普适主义选择:全面而真实的民主化与社会主义视角

结论

第14章 民主的限度与改进

一、研究背景

二、当代民主

三、来自威权主义的挑战

四、方法论

结论

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与反思(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丛书)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姜海波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与反思(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回到美自身的领域: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反思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形态转变过程的历时性扫描,指出当代中国美学一方面在努力克服先前美学思想弊端,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美产生新的误解,把美要么等同于认识,要么看作实践活动,甚至认为美是人的全部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出现了遮蔽美、悬置美和放大美的“非美化”现象。康德以先验批判的方式检视了人类的认识原则、伦理原则和情感原则,揭示出美与认识、美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美划边定界,成为后来西方美学的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考察当今我国社会中的各类经济问题,从理论上高屋建瓴地把握有关经济规律、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市场经济、经济改革等基本问题,强调唯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才能保证我国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开展。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分析辨释了一些复杂深奥的理论问题,全书脉络贯通、泾渭分明,是是非非、一目了然。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视域及其批判 电子书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卢卡奇存在论的早期定向与晚年转向、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定向及其存在论基础、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及其存在论视域、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马尔库塞通向“具体哲学”之路及其存在论视域批判等。
现代性的哲学反思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人类文明视野审视“中国现代性“建构问题。“中国现代性”建构源自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论反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从哲学高度看,“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既有共同点,也有本质区别。比较而言,“西方现代性”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性”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正是基于此,“中国现代性”建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4)(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电子书
收录2014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原创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