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隐喻论

教学隐喻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教学隐喻论》深入探讨教学隐喻原理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教学隐喻论》一书是在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教学隐喻》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隐喻与教学隐喻”讨论了本书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主要包括隐喻的概念、隐喻的认知观,教学隐喻的概念、特征和生存环境。其中对教学隐喻的生存环境作了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划分。第二部分“教学隐喻与教学思想 ”首先从横向(教师个人理论的构成)和纵向(教师的不同成长阶段)两个维度分析了教学隐喻是如何表征教师的教学思想的,然后探讨了经典教学理论中的教学隐喻及其功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教学隐喻应用于教师教育的路径。第三部分“教学隐喻与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儿童隐喻思维在教学中被忽视和压抑的问题,进而阐释了教学隐喻对儿童心理成长的价值。然后在借鉴中西方教育家隐喻实践和智慧的基础上,分别以课程、教师、学生为着眼点,建构了教学隐喻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构想。最后,结语部分重申了本书的核心命题“隐喻的力量”。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个人的研究史

二 教学隐喻:一个被忽视的教育范畴

三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 关于教育教学思想的隐喻研究

二 关于教学实践的隐喻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隐喻与教学隐喻

第一章 隐喻观:从修辞到认知

第一节 隐喻界说

一 狭义的隐喻界定:修辞视角

二 广义的隐喻界定:认知视角

第二节 人类赖以认知的隐喻

一 绵延着的隐喻认知思想

二 隐喻: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无所不在的隐喻

一 宗教

二 哲学

三 科学

四 艺术

第二章 教学隐喻:教学思想与实践中的隐喻现象

第一节 教学隐喻界说

第二节 教学隐喻的基本特征

一 情知的统一体

二 功能的二重性

三 开放与多样

第三节 教学隐喻的生存环境

一 教学思想

二 教学实践

第二部分 教学隐喻与教学思想

第三章 教学隐喻与教师个人理论

第一节 教师个人理论视域下的教学隐喻

一 何谓教师个人理论

二 作为教师个人理论表征的教学隐喻

第二节 教师个人理论的内容及其隐喻表征

一 教学信念

二 关于课程的认识

三 关于教学技术与艺术的认识

四 关于自我的认识

第三节 不同成长阶段教师教学隐喻的特征

一 职前教师

二 新手教师

三 经验—专家型教师

四 教育家型教师

第四章 教学隐喻与公共教学理论

第一节 教学理论科学化背景下教学隐喻的遭遇

一 自然科学的崛起及其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二 教学理论科学化的历程

三 教学隐喻的遭遇

第二节 教学隐喻与教学理论的发展

一 以水喻教:儒家绵延着的教学理解

二 生物学隐喻与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 教学隐喻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节 教学隐喻与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

一 教师个人理论的缄默性问题

二 教学隐喻: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重要方式

三 基于教学隐喻的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隐喻美的意蕴及其理论传播价值

一 教学隐喻美的因素

二 教学隐喻审美心理描述

三 教学隐喻的理论传播价值

第三节 教师个人理论与公共教学理论的“对话”

一 师范生对教学的隐喻性认识

二 教学隐喻应用于教学理论的传播

三 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第三部分 教学隐喻与教学实践

第六章 教学隐喻与学生的心理成长

第一节 儿童的隐喻思维及其教学遭遇

一 儿童隐喻思维的诞生

二 儿童隐喻思维的发展规律

三 儿童隐喻思维的教学遭遇

第二节 教学隐喻:学生心理成长的路径

一 教学隐喻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二 教学隐喻在学生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对相关教学理论的实践观照

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与学习理论

二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 杜威的思维与教学五步理论

第七章 教学隐喻实践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古代的教化隐喻及其当代教学启示

一 儒、道、禅的教化隐喻

二 《圣经》中的教化隐喻

三 与古希腊哲学逻辑的比较

第二节 现代教学隐喻的实践探索

一 隐喻课程的开发

二 教育家的隐喻智慧

第八章 教学隐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 课程中的隐喻及其教学意义

一 语文课程中的隐喻

二 科学课程中的隐喻

三 课程中的隐喻的教学意义

第二节 教师教学隐喻智慧的修炼

一 汲取隐喻智慧的资源

二 关注影响教学隐喻效果的因素

三 了解教学隐喻应用的基本流程

第三节 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

一 学生隐喻能力的构成

二 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策略

结语

第一节 隐喻的力量

第二节 对隐喻力量的再审视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教学隐喻论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维。

得书感谢您对《教学隐喻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芝麻开花的隐喻 电子书
本书收录《芝麻开花的隐喻》《七月,光明浩荡在辽阔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一株向日葵并肩眺望河山》《爱和光明根植中国》《八月,号角嘹亮大地上的云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战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等诗歌作品。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电子书
本书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其内容为: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育文化、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育智慧、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指导、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外阅读、语文教学评价、语文文本解读、语文课堂任务、语文课堂构建、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课堂形态、语文课堂诊断。本书的编写遵循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力图做到内容丰富、材料详实。
《黄帝内经素问》隐喻研究 电子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充满了各种隐喻,由于成书年代较为久远,文辞深奥难懂,影响了对经文的理解。??本书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学、中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采用描写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阐释《黄帝内经素问》文本中的大量隐喻语言实例,系统考察《黄帝内经素问》中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语言背后存在的规律,丰富《黄帝内经素问》隐喻研究的视
古典名著中的秩序隐喻 电子书
发觉古典名著的现代性意义和多重意蕴。
中学生物学实用教学论 电子书
本书聚焦生物学教育类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以及生物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以一线教师的视角,全面阐释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理论,展示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本书注重实践应用,重点关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并通过经典案例展示实践成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本书可以作为生物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教师培训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