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传:思与意志

韦伯传:思与意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韦伯研究者迪尔克·克斯勒教授的毕生之作,铁与血的追随者、诚与真的守护神。

内容简介

1920年6月14日,在彼时革命风起云涌的慕尼黑,一场薄暮时分的雷雨降下,最后一波“西班牙流感”收割了马克斯·韦伯的生命。在临终谵妄之际,他用一副高深莫测的语气说道:“真实就是真理。”

本书是韦伯研究专家克斯勒对传主求真之路的回溯,从19世纪中叶韦伯家族父辈活跃时期开始,直至他本人生命历程告终的战间期,入微的叙述,盘桓于普鲁士崛起复又衰颓的历史当中。马克斯·韦伯,这位社会学巨擘、普鲁士公民和恋母之子,他所经验的世界,他所遭遇的少年得志、丧父悲痛、精神崩溃、战争亢奋等人生跌宕,还有他所周旋的德国文化科学界,一一在书中得以呈现。

克斯勒借用大量往复书信、回忆录、影像等史料,再现了韦伯强烈的生命意志,同时选取了他所作的诸多重要的学术文本,探讨其诞生背景、运思过程以及后世影响,映照出韦伯未以时迁而黯淡的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迪尔克·克斯勒(Dirk Kaesler),1944年生,1972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科隆大学以及马尔堡大学任教。编著有多部马克斯·韦伯研究作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译本序 为什么今日的中国读者要读这本书?

第一章 舞台筹备中

前言

序幕

火葬

大背景:普鲁士、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官僚制一个遗腹子的一生

第二章 爱尔福特—柏林—比勒费尔德—海德堡—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继承人

老家

爱尔福特市府参事和邦议会议员

商贾之家的幼子

骄傲的比勒费尔德韦伯家族

可爱的海德堡小姑娘

富有的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胡格诺派教徒

“小马克斯”和他的弟妹们

第三章 夏洛滕堡之子(1869—1882)

皇城柏林

“夏洛滕堡郊外”

资深政治家

早慧的孩子

第四章 大学生先生和一年期志愿兵(1882—1888)

活跃的海德堡学生社团成员和勤奋的大学生

一年期志愿兵

姨父:一个爱国的自由派

姨妈:第二位母亲

表妹:亲戚间的爱恋关系

“虚无感”

第五章 博士先生和编外讲师(1889—1893)

弟弟阿尔弗雷德:次子

从家族到公司:满师考试的试件

“跟我来吧,我高尚的同伴”:订婚

玛丽安妮·施尼特格尔:伴侣

从公有制到私有制:杰作

从农奴制到农业资本主义:农业工人研究

“你们不会陶醉在梦想之中”:厄灵豪森的婚礼

“伴侣”

第六章 弗赖堡的教授先生(1894—1895)

聘任

死亡与赤裸:墙上的马克斯·克林格尔

就职演说

证券交易所

弗里德里希·瑙曼:朋友

埃尔泽·冯·里希特霍芬:妻子的朋友和马克斯·韦伯的博士生

第七章 伤口(1896—1899)

工作

伤口

病人与女仆

乌拉赫:一座“残缺堡垒”的康复期

埃尔泽·雅费:同事之妻

第八章 康复者、新教和学术(1900—1904)

1899年除夕:寻找亚特兰蒂斯

韦伯的意大利:安于当下和天主教

罗马印象

新教伦理:蒙召者

对社会事实和社会理论的渴望:《序言》与《客观性》论文

反对把科学与价值判断混为一谈:“价值(判断)无涉”

第九章 美国游历者、俄国观察者和学术组织者(1904—1909)

美国想象

美国之旅第一部分:从不来梅到圣路易斯

美国之旅第二部分:从圣路易斯到瑟堡

访美收获

“伪立宪制”而非民主制:1905年革命后的俄国

维也纳1909:用“人形机器”奴役人类

《社会经济学概论》:“这该死的乏味工作”

“我相信,有一个巨大的危险,那就是我们越来越各说各话”:德国社会学协会

第十章 海德堡的独立学者(1910—1914)

凶神

海德堡圈子:“海德堡传奇”的孵化场

米娜·托布勒:“小托贝尔”和“朱迪特”

海德堡(不存在)的混乱与迷惘

(不存在的)三人行

交际花、女巫、委托人:真理山

市民、圣餐团体、资产阶级:城市

第十一章 大战(1914—1918)

舐血的老狮子:1914年8月

在劳恩施泰因城堡

《以学术为天职》

第十二章 维也纳和慕尼黑的教授先生(1918—1920)

维也纳,令人疲惫的大城市

“社会主义”

救苦救难与士人的支配:中国的经济伦理

印度教的祭司支配与性爱的“巫术花园”:印度的经济伦理

贱民民族与灾难先知:古犹太教的经济伦理

西方理性化的景象:《前言》

“应当称之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领域

政治教授

政治顾问:《法兰克福报》

《以政治为天职》

第十三章 结局(1919—1920)

德国尊严尽失:凡尔赛之行

在慕尼黑和伊萨尔河谷

穿着毛皮大衣围坐于火炉边:大学与施瓦宾区

“Belta, Vince!”:炽热的激情

朋友、母亲、妹妹、他自己:死神的收割

形象:别人眼中的和自己眼中的

附录

人名译名对照表

亲属关系表

参考文献

马克斯·韦伯的一般性文献

第一章 舞台筹备中

第二章 爱尔福特—柏林—比勒费尔德—海德堡—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第三章 夏洛滕堡之子(1869—1882)

第四章 大学生先生和一年期志愿兵(1882—1888)

第五章 博士先生和编外讲师(1889—1893)

第六章 弗赖堡的教授先生(1894—1895)

第七章 伤口(1896—1899)

第八章 康复者、新教和学术(1900—1904)

第九章 美国游历者、俄国观察者和学术组织者(1904—1909)

第十章 海德堡的独立学者(1910—1914)

第十一章 大战(1914—1918)

第十二章 维也纳和慕尼黑的教授先生(1918—1920)

第十三章 结局(1919—1920)

致谢

译后记

韦伯传:思与意志是202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迪尔克·克斯勒。

得书感谢您对《韦伯传:思与意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