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高职高专路由与交换技术,涵盖华三H3CNE认证考试要求,实用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和要求,根据华三H3CNE认证考试要求,全面介绍了路由与交换的精要技术和实践技能,合理安排教学与实验内容。全书共11章,第1章主要介绍华三路由器的概念、特点、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第2章介绍路由的概念以及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第3章主要介绍R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数据包的格式以及RIP协议的相关配置;第4章介绍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相关配置命令;第5章介绍路由引入和路由策略;第6章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基本操作;第7章介绍虚拟局域网概念,VLAN中的三种接口及配置;第8章介绍传统VLAN间路由实现方式与三层交换原理;第9章介绍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几种生成树协议的操作;第10章介绍可靠性技术,DLDP、BFD及VRRP的概念和配置;第11章介绍IRF技术及原理,以及相关配置。
章节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第1章 路由器介绍与基本配置
1.1 华三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介绍
1.1.1 华三路由器介绍
1.1.2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1.1.3 路由器的访问方式
1.1.4 H3C路由器CLI简介
1.2 实训1:通过Console访问H3C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
1.3 实训2:通过Telnet与SSH访问H3C路由器
1.4 实训3:使用FTP上传/下载系统文件
1.5 实训4:H3C路由器密码恢复
第2章 静态路由
2.1 IP路由基础
2.1.1 路由表
2.1.2 路由协议
2.1.3 路由优先级
2.1.4 路由的度量
2.1.5 静态路由协议
2.1.6 默认路由
2.1.7 路由备份和负载分担
2.1.8 静态黑洞路由的应用
2.2 实训1:带下一跳地址的静态路由
2.3 实验2:带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
2.4 实训3:汇总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
2.4.1 汇总路由的配置
2.4.2 默认路由的配置
2.5 实训4:路由负载分担、路由备份与BFD联动
2.5.1 路由负载分担
2.5.2 路由备份
2.5.3 静态路由与BFD联动
第3章 RIP协议
3.1 RIPv1与RIPv2
3.1.1 RIPv1数据包格式
3.1.2 RIPv2数据包格式
3.1.3 RIP路由表更新与维护
3.1.4 RIP环路避免
3.2 RIPng概述
3.3 实训1:RIPv1基本配置
3.3.1 RIPv1基本配置
3.3.2 静默接口
3.4 实训2:RIPv2基本配置
3.4.1 不连续网络路由配置
3.4.2 RIPv2版本配置
3.5 实训3:RIPv2扩展配置
3.5.1 默认路由
3.5.2 水平分割
3.5.3 毒性逆转
3.5.4 RIP认证
3.6 实训4:RIPng配置
第4章 OSPF协议
4.1 OSPF概述
4.1.1 OSPF工作过程
4.1.2 OSPF数据包类型
4.1.3 OSPF路由器类型
4.1.4 OSPF区域类型
4.1.5 OSPF LSA类型
4.1.6 OSPF Router ID
4.1.7 OSPF网络类型
4.2 OSPFv3概述
4.3 实训1:OSPF单区域配置
4.4 实训2:OSPF单区域扩展配置
4.4.1 OSPF网络类型配置
4.4.2 OSPF区域认证
4.4.3 OSPF接口认证
4.5 实训3:OSPF多区域配置
4.5.1 多区域OSPF基本配置
4.5.2 OSPF stub与totally stub区域配置
4.5.3 OSPF NSSA区域配置
4.5.4 OSPF虚链路
4.6 实训4:OSPFv3单区域配置
4.7 实训5:OSPFv3多区域配置
第5章 路由引入与路由优化
5.1 路由引入概述
5.2 路由策略(Route-policy)
5.3 策略路由(PBR)
5.4 实训1:路由单向引入
5.5 实训2:路由双向引入
5.6 实训3:通过路由策略控制路由引入
5.7 实训4:通过策略路由控制路径
第6章 交换机基本概念和配置
6.1 H3C交换机概述
6.1.1 交换机工作原理
6.1.2 交换机安全
6.1.3 H3C交换机的管理方式
6.2 实训1:H3C交换机基本配置
6.3 实训2:H3C交换机IOS管理
6.4 实训3:H3C交换机端口安全配置
第7章 VLAN与Trunk
7.1 VLAN
7.1.1 Super VLAN
7.1.2 Isolate-user-VLAN
7.2 交换机接口类型
7.2.1 Access类型接口
7.2.2 Trunk类型接口
7.2.3 Hybrid类型接口
7.3 链路聚合
7.4 实训1:VLAN基本配置
7.5 实训2:VLAN扩展配置
7.6 实训3:VLAN Trunk配置
7.7 实训4:链路聚合配置
第8章 VLAN信息传播与VLAN间路由
8.1 MVRP
8.1.1 MVRP概述
8.1.2 MVRP的注册模式
8.2 VLAN间路由
8.2.1 基于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
8.2.2 基于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8.3 实训1:MVRP配置与实现
8.4 实训2:基于单臂路由的VLAN间路由配置
8.5 实训3:基于SVI的VLAN间路由
8.6 实训4:基于交换机物理接口的VLAN间路由
第9章 STP
9.1 STP概述
9.1.1 路径环路问题
9.1.2 生成树的作用
9.2 生成树的算法
9.2.1 BPDU报文
9.2.2 根桥的选举
9.2.3 端口角色
9.2.4 端口状态及变化
9.3 RSTP
9.4 MSTP
9.5 三种协议的比较
9.6 实训1:STP配置
9.7 实训2:RSTP配置
9.8 实训3:MSTP配置
第10章 可靠性技术
10.1 DLDP技术
10.1.1 DLDP背景
10.1.2 DLDP概念
10.1.3 DLDP工作机制
10.2 BFD技术
10.2.1 BFD的工作机制
10.2.2 BFD会话的工作与检测模式
10.2.3 BFD支持的协议
10.3 VRRP
10.3.1 VRRP协议简介
10.3.2 VRRP选举、认证和工作过程
10.3.3 VRRP定时器
10.3.4 VRRP负载分担与均衡
10.4 实训1:DLDP配置
10.5 实训2:RIP与BFD联动的ECHO方式单跳检测配置
10.6 实训3:RIP与BFD联动的双向检测配置
10.7 实训4:VRRP单工作组配置
10.8 实训5:VRRP多工作组负载分担配置
10.9 实训6:VRRP负载均衡模式配置
第11章 IRF技术
11.1 IRF概述
11.1.1 IRF的优点
11.1.2 IRF的虚拟化
11.1.3 IRF的技术细节
11.2 IRF MAD检测
11.2.1 MAD检测技术介绍
11.2.2 LACP MAD检测原理
11.2.3 BFD MAD检测原理
11.2.4 ARP MAD检测原理
11.3 实训1:IRF链形拓扑配置检测方式(LACP MAD)
11.4 实训2:IRF环形拓扑配置检测方式(BFD MAD)
11.5 实训3:IRF环形拓扑配置检测方式(ARP MAD)
H3C路由与交换实践教程是2018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刘源。
得书感谢您对《H3C路由与交换实践教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