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吃着就老了

吃着吃着就老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陈晓卿导演的纪录片曾用“吃”连接了中国人的乡愁,这一次,他以色香味俱全的故事告诉读者:好好吃饭,就是保卫日常。

内容简介

从十七岁出门远行,进京上学,到误打误撞成为一个美食纪录片导演,再到后来成为全国闻名的吃货,漫漫人生路,每个阶段都有与食物相关的记忆。

年少时候,好吃是六毛钱的缸贴子,邻居家的西瓜酱,第一次下馆子时把嘴巴烫出泡的萧县羊肉汤,这些是刻在基因里的叫乡愁的东西。一个外地务工人员的北京记忆,是难过时府右街的延吉冷面,寒夜里24小时的马华,以及人手一把肉串,喝着工业啤酒,聊着维特根斯坦的岁月。

食物,连接着故乡与世界。每个人都可以在“吃”里找到归属。美食并不小众,它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说到底,于勒叔叔的生蚝和父亲病榻前的萝卜丝汆丸子并没有本质区别——你吃到的,就是最好的。

作者简介

作者陈晓卿,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1991年开始拍摄和制作纪录片。2012年,领衔制作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关注,后陆续在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播出,影响遍及海内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爱吃的人,永远是最好的人”

自序 我姓陈,吃人陈

辑一 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

十七岁的远行

一坛酱,四十年

缸贴子

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最好的早餐

弯腰青

荠菜花

父母一辈的白芋粥

回故乡的三餐

食物的分贝

辑二 像首都人民一样吃

寒夜觅食

一个人的面馆

不一样的怀旧

周瑜小馆黄盖客

清真寺旁的早餐

干瘪味蕾记忆

三里河东三里河西

面的街

平民食物的背影

卤煮的细节

留住手艺

辑三 螺蛳道场,至味江湖

在菜场感受城市的呼吸

咸淡水浸润的疍家美食

一份鱼饭的接力

那些让人穿越到宋唐的味道

面,不能承受之小

泡一个笑靥如花的馍

有“根”的食物才有生命

特色菜口味菜

螺蛳壳里的道场

至味在江湖

辑四 如何吃好一碗豌杂面

岁月行色高邮湖

于勒叔叔的生蚝

月饼琐记

小海鲜有多小

如何吃好一碗豌杂面

菜单背后的乾坤

萝卜白菜的最终胜利

失败的物种入侵

六月黄:蟹农、商家与老饕的合谋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主食

辑五 最好吃的是人

吃着喝着聊着,就老了

跟沈公吃本帮菜

寿司善之味

豆腐干文章

儿行千里

那些笑脸

在食物里找到人生的注脚

罗朗的功课

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

辑六 我是怎样没有成为美食家的

我是怎样没有成为美食家的

一人分饰两角

冷面的辩词

人间烟火

从此站起来了

一道菜主义

荤腥的妄念

粥粉面饭入梦来

回友人信

年夜饭之味

萝卜丝汆丸子

吃着吃着就老了是2024年由新经典文化出版,作者陈晓卿。

得书感谢您对《吃着吃着就老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毕淑敏专集:提醒幸福 电子书
适读人群 :7-10岁   1.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提醒幸福(毕淑敏专集)(经典彩绘本)》为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专集之一。美冠纯美阅读书系共20册,包含了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17位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集。他们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生命!   2. 青少年读者不可不读的经典文学作品。萧红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为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小说前附有导语,每章前还附有导读,旨在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以及作家作品的影响、成就等。   3. 全新经典彩绘本。本书配有多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让读者在饶有趣味、轻松的阅读氛围里,品味大师的文学经典和精神魅力。装帧设计恢弘大气,颇具收藏价值。{simg}//img30.360buyimg.com/vc/jfs/t991/314/304285477/115281/adcd1d55/5514fb8bN143b0f39.jpg{eimg}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
刺猬的优雅 电子书
巴黎腔,文艺范。一少一老的奇异邂逅,她们如何蜕变、重生……
上古神话(全四册)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中国神话!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