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大学生应践行中国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内容简介
理想信念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确立了价值目标,制约并优化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实践。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把握时代脉搏、振兴时代精神,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融合。本书在分析理想信念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中国梦”的历史发展、本质内涵与时代特征时,将“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基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调查,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导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设性建议。
作者简介
肖祥,广西桂林人,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广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人物。现任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国青年伦理学会理事、广西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出版著作《淡泊论》(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大学生情意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与实现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基本范畴研究》(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肖祥,男,生于1970年12月,广西桂林人,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第一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广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人物。兼任中国青年伦理学会理事、广西伦理学会常务理事。2003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201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出站。近五年,发表论文共70余篇,其中全国核心刊物发表24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在研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出版著作有:《淡泊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发展研究》、《大学生情意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从底线伦理到终极关怀——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研究》(合著)、《伦理学教程》(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基本范畴研究》(编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何为“中国梦”
第二节 “中国梦”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第三节 “中国梦”与理想信念的内在关联和互动机理
第四节 “中国梦”何以能够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第二章论理想信念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
第二节 理想信念的历史性
第三节 理想信念的现实性
第四节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理想信念教育之实现
第三章“中国梦”的历史发展、本质内涵与时代特征
第一节 “中国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第三节 “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第四章“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
第一节 厚重历史性:“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提供历史记忆
第二节 深刻现实性:“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提供现实根基
第三节 强烈时代性:“中国梦”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注入时代动力
第四节 指导科学性:“中国梦”承载正确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美好愿景
第五章“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理论要求:增强“三个自信”
第二节 思想要求:思想塑魂,高扬中国精神
第三节 动力要求:同心同德,凝聚中国力量
第四节 美德要求:崇德向善,激活道德正能量
第六章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点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七章 实现“中国梦”: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第一节 哲学启迪: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价值引导
第二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定位
第三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载体
第四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机制
第五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强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是2017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肖祥。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