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选集·杂感I

鲁迅选集·杂感I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没有时间看全集,鲁迅研究专家林贤治为你菁华摘选,贴心注释,四本书带你深度阅读鲁迅。

内容简介

本书为林贤治评注《鲁迅选集》系列中的杂感卷I,收录了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老调子已经唱完》《关于妇女解放》等文章。收录的一百多篇文章,是鲁迅作品中最魅力的部分,触及了小说创作所没有或者不可能接触的问题,这不仅是鲁迅的战斗武器,也具有高度的艺术魅力,是阅读和理解鲁迅不可不涉及的领域。

编者选取这些他认为读者们应该细细品味的篇章,注释全面,点评极具现代性。他不仅对鲁迅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语境下的话语做了解释性的分析,帮助读者能够更真实地来看待鲁迅,也让读者能跳出这个时代,品味鲁迅的当代意义,从而期待读者从一种新的视角和高度来理解鲁迅。

作者简介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本仙台学医,后弃医从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一生写作千万字,主要作品包含杂文、小说、散文、现代散文诗、翻译作品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关于本书的说明

评论

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未有天才之前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无声的中国 ——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老调子已经唱完 ——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关于妇女解放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诗歌之敌

革命时代的文学 ——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 讲

革命文学

关于知识阶级 ——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劳动大学讲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 讲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 成立大会讲

批评家的批评家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为美国《新群众》作

上海文艺之一瞥 ——八月十二日在社会科学研究会讲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大学第二院讲

论“第三种人”

门外文谈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序跋

《呐喊》自序

《华盖集》题记

《华盖集续编》小引

写在《坟》后面

《野草》题辞

《朝花夕拾》小引

《自选集》自序

《准风月谈》前记

《花边文学》序言

《且介亭杂文》序言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柔石作《二月》小引

《进化和退化》小引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守常全集》题记

叶紫作《丰收》序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白莽作《孩儿塔》序

《医生》译者附记

《出了象牙之塔》后记

《书斋生活与其危险》译者附记

《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

注释

鲁迅选集·杂感I是2018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出版,作者鲁迅。

得书感谢您对《鲁迅选集·杂感I》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鲁迅研究史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电子书
域外鲁迅研究视域,较为人所瞩目的是日本鲁迅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电子书
  二十世纪版税高的小说家毛姆,天才精选,深谈阅读与哲学的趣味,对话10位世界级文学大师:辛辣的秘密,有趣的人性,从童年到晚年,从爱情到婚姻;   轻巧、睿智、辛辣,纯正的毛姆“魅力”;   村上春树/马尔克斯/白岩松/杨澜推荐;   1897——2017,从伦敦到纽约,   从马尔克斯到村上春树,人人都爱读毛姆   小说家vs小说家,奥斯汀、狄更斯、福楼拜、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10位文学巨匠的波澜一生和浮生八卦;   深谈读书和哲学,独出机杼:阅读是一种享受,经典小说也可被缩写,哲学教会我有趣的事,真、美、善之我见……   600个日夜精心翻译,译文雅洁流畅,英国Garrick文学俱乐部真诚推荐   关于毛姆   在漫长的一生中,他拿过手术刀,写过畅销小说,当过前线救护车驾驶员、做过英国间谍、二战宣传员;读过上百本书,写过十余本名作;爱过一个女人,与另一个生了他孩子的女人结过婚;受过文学评论界的轻视,也获得过欧洲的一切殊荣……   他就是毛姆,英国著名剧作家和小说家,英语世界畅销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版税高的风云作家。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我的大学 电子书
长篇小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一九二三年在国外疗养期间完成的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他在十月革命之后写的一部重要作品。描写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阿廖沙16岁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阿廖沙无处栖身,与他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阿廖沙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鲁滨逊漂流记 电子书
   《鲁滨孙漂流记》是笛福根据当时一个真实故事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执,被扔到安·菲南德岛上达四年零四个月之久。后来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孙"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西方文学中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鲁滨孙漂流记》塑造了鲁滨孙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的艺术形象,而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逼真的自然环境和细节描写,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和浮华空洞的文体风格,为英国现实主义启蒙小说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小说。    笛福在作品中弘扬了人的智慧与劳动创造能力,把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幸福的新的价值取向,赋予了"劳动"这个概念以具体的内涵。作品在对神学思想的荒谬理论和宗教教条的不断否定中,进一步认识了人的本质和创造能力,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