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从文化精神这个特定概念与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生成的客观与主观条件,较详尽地阐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文传统、伦理本位、和合精神、实践理性。在此基础上,本书还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当今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价值及结合机理,并深入阐释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我国文化强国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陆卫明,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4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杭州大学政治系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之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社科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先后担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政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政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价值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文化精神与文化研究
一 文化精神的界定
二 文化精神的特性
三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
四 从文化精神研究文化问题
五 文化精神的创生性转化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成
一 文化生态
(一)地理环境
(二)经济基础
(三)社会结构
(四)国际条件
二 儒道传统
(一)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干
(二)儒道关系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 以人为本
二 崇德重义
三 持中贵和
(一)以和为贵
(二)中庸之道
(三)天人合一
四 实践理性
(一)经世传统
(二)求是学风
(三)批判精神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转型
一 治理之道
(一)以民为本
(二)以民生为重点
(三)注重公平正义
(四)德法并重
二 社会和谐
(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
(二)积极挖掘和谐思想的传统底蕴
(三)深入阐发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三 民主政治
(一)民本思想
(二)法治传统
(三)独立人格
(四)考试与监察制度
四 经济发展
(一)威权传统
(二)道德精神
(三)企业文化
(四)重视教育
五 精神文明
(一)自我修养
(二)人际和谐
(三)大同理想
六 生态文明
第六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强国中的战略地位
一 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基础
二 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传统资源
三 发展文化产业的传统背景
四 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传统元素
第七章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凝练
一 核心价值观的意旨
二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原则
三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元素
四 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第八章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构建的现实启示
一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构建
(一)构建的历史背景分析
(二)构建的时代条件分析
(三)共同价值观的构建历程
二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特质
(一)共同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二)共同价值观的内涵
三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化路径
(一)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教育制度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传播的体制保障
(二)严密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传播的组织保障
(三)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传播的人才保障
(四)严明完备的法治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
(五)严格自律的媒体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六)持续频繁的全国性运动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 共同价值观对新加坡现代社会建设的作用
五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陆卫明。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