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系统探讨历史哲学之理论框架、基本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意在为哲学、史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及研究生提供系统翔实的历史哲学概览,希望对专业内外研究者亦能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内容方面尽量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勾勒历史哲学的基本学科性质及理论轮廓,展现、梳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学术议题,举凡重要学术人物及其著作、观点均一一纳入视野,加以讨论,尤其是不囿于现有学科框架,力图将视野扩展至狭义历史哲学学科范围之外如解释学、文学、艺术领域及尼采、福柯等人关于历史的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周建漳,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政治及伦理的哲学问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历史哲学:关于“历史”与“史学”的哲学言说

第二节 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历史哲学的现状与未来

第二章 “历史”之为哲学范畴

第一节 时间之为历史存在的形上前提

第二节 时间性维度下历史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 历史存在之“体”

第四节 关于历史整体的后现代反思

第三章 史学之为学问

第一节 何为史学

第二节 历史意识

第三节 历史认识的可能性问题

第四节 史学:科学还是艺术

第五节 史学何为

第四章 历史主义:历史之为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由来与基本内涵

第二节 当代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倾向

第三节 历史主义的社会历史维度

第五章 历史解释及其他

第一节 “解释”与“理解”

第二节 覆盖律解释模式

第三节 历史解释的非科学主义模式

第四节 历史阐释

第六章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及其他

第一节 “客观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

第二节 关于历史认识客观性的理论性探讨

第三节 宏观历史认识的一致性问题的哲学分析

第四节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第七章 历史与语言

第一节 语言与存在

第二节 史学文本与历史表现

第三节 史学文本的诗性修辞分析

第八章 历史叙述

第一节 史学文本的叙述性品格

第二节 历史与故事

第三节 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第四节 叙述与意义的生成与理解

第九章 历史评价问题

第一节 历史评价的类型

第二节 历史评价的逻辑前提

第三节 史学中道德评价的必要性、复杂性及其他

第四节 历史评价的对象层次

第五节 历史进步问题

历史哲学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建漳。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庄子哲学新解 电子书
本书是对《庄子》内七篇的哲学解读。
哲学与人生 电子书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哲学心语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具有自传性质的哲学随笔,作者对于自己平生学习哲学的诸种快慰、体味人生百般滋味进行凝练总结,风格闲淡疏朗,与论文迥异。上篇主要是对于哲学的学习、学问的研究、文化的传承等过程的梳理和对点滴感悟的采撷,给人启迪与思考;下篇主要就人性、情感、生活中的挫折及个人生活经历娓娓道来,却有哲思充溢其中,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改变世界的哲学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