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揭示中国人心理与文化的行为机制。

内容简介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尚“和”是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潜意识。全书结合传统文化与社会现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人为什么崇尚“和”,以及在平衡群我与人我关系中,如何实现“和”。

全书采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引用丰富的典故和社会案例,提出了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促进策略以及实现真正和谐人际关系的路径。本书将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对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国民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心态的稳定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陈浩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德育心理)研究,近年来已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3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

第三节 怎样研究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

第二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语义内涵

第一节 和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 和谐的内涵分析

第三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形成的环境条件

第二节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形成的经济条件

第三节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形成的社会结构

第四节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形成的文化背景

第四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类型特征

第一节 人际和谐的分类及其转化机制

第二节 关系本位的中国人际和谐类型

第五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日常表征

第一节 和为贵的心态

第二节 企盼和事佬的心态

第三节 畏争的心态

第四节 随大溜的心态

第五节 迁就的心态

第六节 隐忍的心态

第七节 迎合的心态

第六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实证探索

第一节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内隐结构

第二节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现实状况

第三节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内隐态度

第四节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影响因素

附录1 大学生人际和谐观调查问卷

附录2 大学生人际和谐描述词分类问卷

附录3 日常人际交往方式调查问卷

附录4 人际交往故事情境测验问卷

第七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促进策略

第一节 “和”是打开中国人人际心理的钥匙

第二节 辩证地看待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

第三节 实现真正和谐人际关系的路径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是201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浩彬。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人际沟通实用教程 电子书
本书着力突出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在编写体例及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了认识人际沟通、沟通技能、沟通方式、工作沟通、职场沟通、演讲、谈判共七章内容。每章都对相关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梳理,其前后分别设计了“课程思政要求”“学习目标”“自我认知测试”“知识巩固与训练”等栏目。每节系统介绍了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其前后分别引入了“情景导入”和“技能训练”栏目,并在其中穿插了“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饮食 电子书
本书从当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时期和美食文化着手,介绍了中国的饮食发展之道。
人际沟通艺术(第2版) 电子书
本书是为有效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而设计的,其重点是普及人际沟通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书在内容安排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全书共分12章,前4章讲述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中间6章讲述和训练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沟通技能;**后2章内容是对人际沟通能力的拓展和深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供帮助。为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书提供课件、教案、习
人际沟通与礼仪(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篇,共六单元,介绍了人际沟通与礼仪、人际沟通的技巧、与不同人沟通的艺术、沟通中的个人形象礼仪、社会交往中的礼仪和国际交往中的礼仪等沟通和礼仪基本知识。下篇为实训篇,共六单元,紧扣知识篇的内容,用具体可行的实训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沟通的技巧和礼仪的操作规范。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慕课版) 电子书
本书从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与同事沟通、与上司沟通、与下属沟通、会议沟通、与客户沟通等方面,介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中的常见情景及处理技巧,以提高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