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学术研究(2013)

陈寅恪学术研究(2013)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学术研究研讨会的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3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涉及陈寅恪的家世身世、学风人品、学术方法和学术成就等。本文集出版的目的是继承前辈学者的优良学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2013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在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暨陈寅恪归葬庐山十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在2013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年研究者该做些什么

我们的谢意和心声

唯有认同成气类——陈寅恪及其交往者

师生之间——陈寅恪先生如此说

“秀才遇到兵”、“一适之妙”与“诗穷而后工”——读陈寅恪书信杂感

陈寅恪晚年诗中的人与事

陈寅恪1949年去留问题再探讨

作为平常人的陈寅恪

学术精神与学术规范——陈寅恪给我们的启示

新中国建立后陈寅恪形象的嬗变

陈寅恪先生的种族文化论

相反相成:陈寅恪对立统一的历史文化观发微

陈寅恪与20世纪汉学

试析陈寅恪先生视域下的中西文化融合点

论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研究方法

论陈寅恪对传统史家治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史家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及文学研究法

试析陈寅恪先生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对清华国学院及西南联大学术文化的影响

陈寅恪撰著通史之愿及其他

陈寅恪与阅读文化

学术研究与人生感喟的合奏——《柳如是别传》新解

《柳如是别传》中柳如是的现代性因素分析

略论《桃花源记旁证》之学术价值

读《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琐言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之增订

论史家陈寅恪的旧体诗

陈寅恪先生家世孝道考

陈三立佚作补辑

凤竹堂的一方文化基石——修水竹塅客家打鼓歌浅析

景寅山记

谁续匡山未了缘?——九江学院松门别墅落成有感

陈寅恪的后世有缘人

陈寅恪学术研究(2013)是201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翔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陈寅恪学术研究(2013)》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人的事 电子书
一场时空交错的日本画坛美术展,全面收录上村松园重点美人画作品,丰富甄选影响上村松园一生的画家代表作。
读读诗,日子会变得漂亮些 电子书
人应该每天读首好诗,听首好歌,看幅好画,如有可能说几句合情合理的话,把日子过得漂亮些。懂艺术,爱文学的人,大多会生活得很美好,因为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上。是的,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啊。每天晨起或睡前读读诗,这样开始或结束一日,至少能让人更加平心静气,更有倚靠吧。读读诗,最好是一日一诗,平凡的日子也会觉得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专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专辑:盈月流光和深邃大地。盈月流光专辑选用了托尔斯泰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大师的童真童趣和对美好品质的赞扬;深邃大地专辑包括《穷人》《瓦罐阿廖沙》两篇有名的短篇佳作和《一个地主的早晨》《霍斯托密尔——一匹马的身世》两篇享誉世界的中篇杰作,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托尔斯泰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歌颂和那颗博爱的情怀。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