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新论

陈寅恪新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有关陈寅恪先生及其学术的新论,引发学界对学术研究理论与范式的深入思考。

内容简介

2020年是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也正值《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

2020年1月4日,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古籍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主办“纪念《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暨纪念版发布会”,与会学者有精彩发言,其后陆续于报刊等媒体发表。此外,北京等地的报刊也有不少纪念陈寅恪先生、研究陈寅恪先生学术的专题文章刊布。由此可见陈寅恪先生对中国文史之学的贡献之大,而文史之学的发展路径也经由陈寅恪先生的研究更为深切著明。

从对陈寅恪先生学术的评价,还可看出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学科未来的可能倾向。这正是有众多纪念陈寅恪先生、研究陈寅恪学术的文章发表的原因,也给了我们在新的立足点评论陈寅恪先生及其学术的可能。

作者简介

《中华文史论丛》编辑部,作者分别为周清澍、王水照、姚大力、陈尚君、荣新江、沈卫荣、陆扬、高克勤。除周清澍、王水照二位先生外,皆为《中华文史论丛》编委。2020年是陈寅恪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正值《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2020年1月4日,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古籍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主办“纪念《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暨纪念版发布会”,与会学者有精彩发言,其后陆续于报刊等媒体发表。此外,北京等地的报刊也有不少纪念陈寅恪先生、研究陈寅恪先生学术的专题文章刊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陈寅恪先生最后一篇作品 ——《先君致邓子竹丈手札二通书后》再释

钱锺书与陈寅恪学术交集之意义

陈寅恪对今日历史学的意义

《陈寅恪文集》与近四十年学术转型

不负国宝,襄进学术 ——陈寅恪对敦煌文献的利用与阐发

一 明确提出“敦煌学”的概念

二 利用敦煌文献研究宗教、历史、文学并关注民族语言文字

三 为敦煌学研究指出宏观的发展方向

陈寅恪与语文学

视域之融合:陈寅恪唐史研究特点与贡献的再考察

一 作为史家的陈寅恪

二 唐史研究的转向

三 两“论稿”与20世纪世界唐史学

陈寅恪著作的标点符号 ——以《元白诗笺证稿》等为例

陈寅恪新论是202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华文史论丛》编辑部 编。

得书感谢您对《陈寅恪新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张恨水作品典藏·傲霜花(精) 电子书
  《傲霜花/张恨水作品典藏》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描写抗战时期教育界的困苦生活。文化村的教授们在艰难困苦中有着不同的抉择和命运:唐子安继续坚持清贫的教师生活,谈伯平在病痛的挣扎和孤寂中悄然逝去,苏伴云青云直上做了官人,梁教授、洪安东弃笔从商,华傲霜则经过一番爱情的追逐,嫁给了企业家夏山青。
一片雪 电子书
渡边淳一又一部细节绽放之作。迷茫的中年之爱,源自于渴望,湮灭于贪求。
我想学会生活 电子书
我想学会生活。我要用心地生活,深刻地活着。相信“凡事不疾不徐,春风化雨,不经意间将一份细腻与明亮以温柔传递”的蔡颖卿,通过这样12个关键词:珍惜、变动、恩典、付出、牢笼、平衡、创作、复杂、沟通、舍弃、错觉、快乐,来分享生活之美和生命之好。愿读过本书的人:能够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凡,能够辨识生命中能与不能、胜利与失败、喜乐与痛苦、勇敢与退怯,获得生活的力量,成为快乐自足的女性。愿你能够不再只关心同年
枕草子 电子书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集,传世千年。《枕草子》与《源氏物语》并称日本古典文学双璧;与《方丈记》《徒然草》并称日本三大随笔。《枕草子》的内容大约可以分作三类:一是类聚。列举“快心”“稀有”“可惜”等事,“高雅”“可爱”“可看”等东西,以类相从,只是更为扩大,并及山川草木各项,有美的也有丑的,颇极细微;二是日记。皇后定子逝世后清少纳言离开宫廷的几年中,回忆宫中旧事,不胜感念,遂加
长路:邓小南学术文化随笔 电子书
著名宋史专家邓小南文化随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