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孤独症是悲观缺陷吗?这本书挑战了这一流行的观点。
内容简介
专家普遍认为,孤独症是一种通常在三岁前发病的复杂的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因大脑发育异常而使个体在社会交往和沟通方面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它的诊断标志包括:社会交往缺陷,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以及行为模式上的单一、重复和刻板。
本书认真诚恳地纳入了孤独症人的观点,并以他们亲自撰写的独立篇章或作者与他们进行访谈的实录组成了整本书的核心内容。每位特邀作者通过打字或打字结合口语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几名孤独症人此前一直被认为对周围世界没有兴趣。
作者简介
作者道格拉斯·比克伦,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文化基础系和教学与管理系的教授,同时指导该学院融合教育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他还是雪城大学残障与政策法规研究中心的资深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致谢
导论 研究方法初探
第一章 构建孤独症
一、身体内的那个人
二、本书特邀作者
三、孤独症的概念起源与能力构想
四、后凯纳/阿斯伯格时代:寻找构建孤独症的框架
五、自传作者以及“孤独的”孤独症人
六、透过脱节现象,审视身体
七、反驳孤独症静态观点的更多证据
八、孤独症的社会建构模式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第一部分 苏·鲁宾简介
第二部分 与利奥·凯纳的对话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第一部分 蒂托·拉贾什·穆霍帕德耶简介
第二部分 问与答
一、想象与表现
二、大脑与身体
三、交流与规则
四、思考,学习方式,教学方法
五、观察与体验的方法
六、碰触(仍旧是身体)与问题形式
七、感知觉
八、重回主要议题:大脑与身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第一部分 露茜·布莱克曼简介
第二部分 语言反思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第一部分 拉里·比索内特简介
第二部分 一行行打出的文字讲述了一则搁浅在孤独症之岛的艺术家的故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第一部分 阿尔贝托·弗鲁戈内简介
第二部分 阿尔贝托生命中值得回味的片段:童年、少年及青年时代
一、对儿童孤独症教师们的建议
二、学习实践
三、对应听到的话语和文字内容,理解书面字体的含义
四、动作行为与意图之间的配合困难
五、关于词语与说话
六、幻想的私人世界
七、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第一部分 理查德·阿特菲尔德简介
第二部分 丰富生活的色彩
一、你记得我的名字吗?
二、失去的岁月
三、“孤独中,我这样交流”
四、“过往仿佛是异乡”
五、美国教授
六、大学生活
七、蓝发日——时尚宣言
八、乱穿马路者
九、颁奖典礼/学业成就庆祝晚会
十、(……十八个月后)
十一、他要加块糖吗?
十二、风筝飞
十三、狄更斯之旅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第一部分 我理想的世界
第二部分 虚构的孤独者
一、指导原则
(一)残障意识
(二)渴望参与
(三)能力假设
二、可能影响行为表现的因素:头脑与身体
(一)感知觉体验
(二)感知觉系统与社会交往
(三)联结大脑和身体
三、实践策略与干预启示
(一)遁入想象:初始策略
(二)有效策略之自觉反思
(三)示范并记录行为
(四)加强外部世界的可预期性
(五)对预期行为的智力演练
(六)日积月累见成效
(七)扩展沉迷事物
(八)探寻力所能及的游戏
(九)严格而又观察敏锐的教师
(十)拒绝笨拙与能力之间的关联
四、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译后记
虚构的孤独者:孤独症其人其事是2015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道格拉斯·比克伦。
得书感谢您对《虚构的孤独者:孤独症其人其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