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介绍了秘书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学科的性质、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学科的研究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校秘书学系列教材之一,是秘书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秘书学导论是对秘书学科的概括性介绍,体现了秘书学科的核心理论,是学习和研究秘书学的基础,也是是秘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宗旨是对秘书和秘书工作中的基础性、宏观性,具有共同性的基本问题进行介绍和研究,为学习秘书专业的学生提供总体性、概括性的知识,为秘书学的研究和秘书工作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杨剑宇,1947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77级)。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系主任、教授。兼任教育部全国考委文史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哈尔滨市政府特聘专家、苏州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国外汉学、秘书学。出版专著、合著、教材等共48种,发表论文160多篇。专著有《中国历代帝王录》、《中国历代宰相录》、《中国秘书史》(获*奖)等;秘书学方面的教材有《秘书学概论》、《涉外秘书概论》、《秘书实务》、《涉外秘书实务》、《秘书英语》、《秘书礼仪》、《秘书和公共关系》等。论著中有十多种获省部级奖;有的著作畅销海内外,论文被权威性文献收录。曾受聘为总主编,组织编写出版本科教材30余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修订说明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秘书学概述
第一节 秘书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秘书学的孕育
二、秘书学的产生
三、秘书学的发展
第二节 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
一、秘书学的研究对象
二、秘书学的研究范围
三、秘书学的学科体系
第三节 秘书学的学科性质和相关学科
一、秘书学的学科性质
二、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秘书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秘书和秘书角色
第一节 秘书的定义
一、“秘书”的含义
二、我国秘书学界关于“秘书”的定义
三、我国官方关于秘书职业的定义
第二节 秘书的分类
一、根据秘书的职业性质划分
二、根据秘书的服务对象划分
三、根据秘书工作的行业特征划分
四、根据秘书工作的业务分工划分
第三节 秘书的层次
一、初级秘书
二、中级秘书
三、高级秘书
第四节 秘书角色
一、社会公众对秘书角色的认知偏差
二、秘书角色的特征
三、秘书角色的把握
第三章 秘书机构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设置
一、秘书机构的名称
二、各级各类秘书机构的设置
三、秘书机构的组织形式
四、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
第二节 秘书机构的地位和性质
一、秘书机构的地位
二、秘书机构的性质
第三节 秘书机构的管理
一、秘书机构的队伍建设
二、秘书工作制度的建设
三、加强目标管理
第四章 秘书的职业素养
第一节 秘书的职业道德
一、秘书职业道德的涵义
二、秘书职业道德规范
三、加强秘书职业道德的建设
第二节 秘书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和知识结构
二、秘书知识结构的合理构成
三、秘书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
第三节 秘书的能力结构
一、能力和能力结构
二、秘书的能力结构
三、秘书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秘书的个性心理
一、秘书的个性心理
二、秘书的性格
三、秘书常见的心理障碍
四、秘书心理障碍的调适
第五章 秘书的基本职能
第一节 秘书职能概述
一、秘书职能
二、秘书职能的基本内容
三、秘书职能基本内容的认定
第二节 辅助决策
一、决策和辅助决策
二、秘书辅助决策的职能基础
三、秘书辅助决策的过程和内容
四、秘书辅助决策的特点
第三节 参谋咨询
一、参谋咨询概述
二、秘书参谋咨询的特点
三、秘书参谋咨询职能的体现
四、秘书发挥参谋咨询职能中的注意问题
第四节 沟通协调
一、沟通协调概述
二、秘书沟通协调的特点
三、秘书沟通协调的范围和方法
四、沟通协调的技巧
第五节 处理事务
一、处理事务概述
二、秘书处理事务的特征
三、秘书处理事务的类型
第六章 秘书工作的内容和特征
第一节 秘书工作的内容
一、文书撰拟
二、文书处理
三、信息工作
四、协调工作
五、会务工作
六、接待与信访工作
七、档案管理
八、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九、随从工作
十、交办工作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秘书工作的特征
一、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统一
二、事务性与思想性的对立统一
三、常规性和随机性的对立统一
四、保密性与沟通性的对立统一
五、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对立统一
第七章 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秘书工作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
一、“双线”规律
二、跟踪辅助领导活动说
三、辅助领导工作律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一、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
二、秘书工作基本规律的内涵
三、注意避免秘书工作基本规律研究中的误区
第三节 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秘书工作的职业化
二、秘书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三、秘书工作的智能化
四、秘书工作的规范化
五、秘书工作的国际化
第八章 秘书的工作方法
第一节 秘书工作方法概述
一、方法和秘书的工作方法
二、秘书确定工作方法的原则
三、秘书工作方法的获得
第二节 秘书工作方法举要
一、挡驾过滤的方法
二、参谋进谏的方法
三、请示报告的方法
四、沟通协调的方法
五、时间管理法
第九章 秘书的价值和价值观
第一节 秘书价值和价值观
一、价值和价值观
二、秘书价值和价值观
三、研究秘书价值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秘书价值的认识
一、秘书价值的主体是秘书人员
二、秘书价值的客体是领导者及所在组织
三、秘书价值的基础是秘书实践
四、秘书价值的本质是辅助价值
第三节 秘书价值观的合理构建
一、秘书价值观的错位及其危害
二、正确认识秘书的劳动价值
三、合理构建秘书价值观
第十章 秘书的业缘关系
第一节 秘书业缘关系概述
一、业缘关系与秘书的业缘关系
二、秘书业缘关系的特征
三、秘书业缘关系的原则
第二节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一、秘书与领导关系的认识
二、秘书与领导相处的主要原则
三、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秘书其他的业缘关系
一、秘书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秘书与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关系
三、秘书与基层员工的关系
第十一章 秘书的职业化
第一节 中国秘书的职业化进程
一、中国秘书职业化的表现
二、影响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因素
三、加快秘书职业化发展的途径
第二节 秘书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秘书职业生涯的特点
二、秘书职业生涯的路径
三、秘书职业生涯的规划
第三节 面向秘书职业 改革秘书教育
一、树立秘书教育必须与秘书职业相结合的观念
二、确立以合格的职业秘书为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优化课程结构,增强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优化教师队伍,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第十二章 国外秘书的种类职级和职责
第一节 美国秘书的种类职级
一、美国秘书的种类
二、美国秘书的职级
第二节 英国和日本秘书的种类职级
一、英国秘书的职级和种类
二、日本秘书的种类
三、日本秘书的职级
第三节 国外秘书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一、美国秘书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二、日本秘书的职责
三、日本秘书工作的要求
四、日本秘书工作要诀
五、日本社会对秘书的素质要求
六、日本好秘书的标准
第十三章 国外秘书的培养和秘书工作特点
第一节 国外秘书的培养
一、美国的秘书教育与考试
二、英国秘书的资格考试和培训、任用
三、日本的秘书教育
第二节 国外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女性化
二、社会化
三、专业化
四、智能化
第十四章 中国香港的秘书工作
第一节 香港秘书的结构
一、香港社会对秘书的需求
二、香港社会秘书的构成
第二节 香港的公司秘书
一、香港公司秘书的产生和地位
二、香港公司秘书的任职资格和程序
三、香港公司秘书的职责
四、香港公司秘书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香港秘书的素质要求
一、秘书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香港秘书的职业观念
三、香港秘书和上司的关系
四、香港秘书的工作作风
第四节 香港的公文
一、香港公文的演变
二、香港现行公文的种类
三、香港公文的结构、格式和特点
参考文献
秘书学导论(第二版)是2019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剑宇。
得书感谢您对《秘书学导论(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