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物”与“绘”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长期关系的专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画屏”为切入点,聚焦于中国古代艺术中“屏”与“画”的共生,也是对画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首次集中讨论。
本书包括巫鸿教授及李清泉、郑岩、黄小峰、张志辉、林伟正等五位学者的专业研究文章,涉及考古发现的屏风和画屏实物、墓葬壁画表现的不同类型屏风和画屏、传世绘画中的屏风图像、屏风的类别和历史沿革,以及屏风在中国建筑中的使用和功能等篇章。
作者简介
编者巫鸿,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两项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导论:画屏与中国美术的“物绘同源”
屏、建筑空间、身体
屏上之画
画中之屏
埋在地下的三维屏风
一
二
三
四
壁上画屏
一
二
三
四
五
绘画史的另一面: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画中屏与屏中画
引言:何为屏风?
物品与奢侈品
画中之画
屏中之屏
尾声:素屏
中国古代屏具概述
一、战国及以前的屏具
二、秦汉时期的屏具
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屏具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屏具
五、宋、辽、金、元时期的屏具
六、明清时期的屏具
屏风与建筑
可以屏障风也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
屏风之制最古,以大理石镶下座精细者为贵
结论:屏风、建筑、室内空间史
物绘同源:中国古代的屏与画是2021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作者巫鸿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物绘同源:中国古代的屏与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