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步平先生的个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卷,第一卷由“论文选粹”“报刊时评”“序与书评”组成,彰显了先生对重大历史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关注;第二卷收录《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毒气战:追寻恶魔的踪迹》两部著作,前者对靖国神社问题进行了客观、理智的分析,后者对日本侵华毒气战做了全面、细致的实证研究;第三卷收录《战后处置与历史遗留问题》一书,讨论了战后处置问题以及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曲折,回答社会上关注的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第四卷收录《跨越战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一书,对战后日本战争历史认识是如何形成的、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日本社会是否存在与此相反的态度和认识,中日两国民众在这一问题上能否通过交流、沟通达到理解、“和解”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作者简介
作者步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北地方史、中俄关系史、中日关系史、日本侵华史、抗日战争史。在2002年开始的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编写东亚史的合作项目中担任中方负责人,共同编写《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和《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2006-2010年,在中日两国政府主导的共同历史研究中担任中方首席委员,主持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工作,出版《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代表性专著有《跨越战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步平文集》编辑委员会
序一
序二
编者的话
步平文集(第一卷)
代前言 中日历史问题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论文选粹
东北边疆开发与近现代化过程
中俄东部边界的历史考察
吉田金一先生与日本的中俄边界史研究
日本侵华时期国内的反战活动
残暴罪行不容掩盖
中日历史问题的对话空间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东亚地区能否建立面向未来的历史认识
报刊时评
第二届“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论坛”国际研讨会综述
建立面向未来的历史认识
历史认识如何跨越国境
辛亥百年与“亚洲”联想
历史认识与东亚和平论坛的意义与前景
关于战后70周年的思考
抗战,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贡献具有全局意义
抗战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大国地位的确立与中国抗战史研究
深化两岸共同研究 打造共同历史记忆
深切感受祖国强盛的意义
叫响日本反思与反战的声音
历史问题,打不得半点儿马虎眼
日本否认战争责任正受到社会正义的谴责与惩罚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症结何在
东亚历史的书写能否跨越国境
不解决历史认识差异,没法面对未来
彻底反省侵略历史才有光明未来
期待日本政治家履行诺言
改革开放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序与书评
《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政府决策研究(1894—1904)》序
《廖仲恺研究——廖仲恺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文集》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序
《满铁与国联调查团研究》序
《阳光下的罪恶——侵华日军毒气战实录》序
《发生在黄土村庄里的日军性暴力——大娘们的战争尚未结束》序
《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总序二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总序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序
关于高桥哲哉先生的《战后责任论》
《检证·战争责任》读后
烽火已然远去 精神仍要传承
关于毛里和子先生的新著
《东京审判·战争责任·战后责任》读后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序
评介俵义文先生的新著
一门引导读者进入和平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教材
从转折走向新路的历史记录
步平文集(第二卷)
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
前言
第一章 神道教与神道意识
第二章 孕育军国主义的场所
第三章 从“忠魂”到“英灵”
第四章 “国营化”
第五章 “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第六章 思想的交锋
第七章 游就馆
附录 关于靖国神社的论文:日本靖国神社问题的历史考察
后记
毒气战
序言
一 历史与现实之间
二 追根溯源
三 跨越国境的调查
四 化学战史的回顾
五 现实的人文关怀
六 被害与加害
七 诉讼
八 销毁与处理
步平文集(第三卷)
前言
第一章 战后初期的战争处理
第一节 日本投降与中国参与对日占领问题
第二节 遣送日本军队与侨民方针的确立及其实施
第二章 战后审判与日本对战争责任的逃避
第一节 国际审判的原则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筹备
第二节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组成和审判准备
第三节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的审判和免除战犯的战争责任
第四节 对乙、丙级战犯的审判与南京审判
第三章 战后中日关系与邦交正常化
第一节 战后初期通过民间交往处理战后遗留问题
第二节 中日民间贸易及科学文化交流
第三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与若干问题的处理
第四章 战后日本对中日战争历史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节 从反省战败责任到反省战争责任
第二节 从战争被害立场认识军国主义战争责任
第三节 从单纯的被害意识转向思考日本人的战争加害
第四节 围绕战争历史的教育和历史教科书
第五节 日本社会关于靖国神社的争论
第五章 战后日本社会围绕战争责任认识的逆流与中日历史问题的浮出
第一节 历史教科书问题与“宫泽谈话”
第二节 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历史修正主义的抬头
第六章 中日关系重新调整时期的历史问题
第一节 冷战结束与民间战争赔偿要求的提出
第二节 针对日军战争暴行的诉讼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
第三节 中日关系的结构性变化与历史问题的复杂化
第四节 学术层面对历史问题的共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步平文集(第四卷)
前言
第一部分 战败
“玉音放送”埋下的历史认识问题的“伏笔”
被“皇国史观”束缚思想的人们
“圣战”思想的崩溃
发现“被欺骗”
“神风特攻队”的虚幻
社会的“表”与“里”
销声匿迹的反战思想
知识分子的“转向”和日共最后的抵抗
小川武满医生:从精神崩溃到重新振作
第二部分 东京审判
追究“战争责任”:源于外部还是内部
东京审判的对象
东京审判的法庭与准备
关于审判管辖权的辩论
起诉书
判决
东京审判的意义
东京审判的缺陷
“东京审判史观”
直面“东京审判”
第三部分 “悔恨的共同体”
“发动战争的责任”还是“战争失败的责任”
被引上歧途的战争责任追究
“一亿人总忏悔”
天皇的战争责任
民众主体意识的觉醒
拒绝“国家忠诚”
“悔恨的共同体”
日本人的战争认识问题
家永三郎:反省“无作为”的学者
探讨战争责任问题
第四部分 面向亚洲,认识战争加害
越战与日本人的战争加害意识
本多胜一与《中国之旅》
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讨论
家永三郎与教科书诉讼
从加害角度思考战争责任
“毒气岛”上发生的故事
“岐阜·2001年会”
在日本举办“毒气展”
第五部分 从盲目到觉悟
日本战殁学生纪念会(“海神会”)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中归联”)
季刊《中归联》
关于“犬死”的讨论
痛苦的记忆与反思
山边悠喜子:参加八路军的日本人
三尾丰:从“鬼”到人的原日本宪兵
第六部分 “从广岛到南京”
从原子弹到氢弹
“原爆一号”吉川清
和平城市的建设
矛盾中起步的和平运动
广岛民众反战反核立场的形成
原子弹爆炸的被害与日本的加害
广岛和平运动的反思
和平运动面临的新问题
八月的广岛
第七部分 历史修正主义的活跃与“战后责任”的思考
关于“侵略战争”性质的争论
历史认识论战的焦点之一
“自由主义史观”
“自由主义史观”产生的国际原因
“自由主义史观”与“大东亚战争史观”
“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与“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
《新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
《新历史教科书》的战争责任认识
历史教科书记述的全面倒退
对妇女性犯罪的国际审判法庭
“战争责任”与“战后责任”
靖国神社与战后责任问题
建立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
斋藤一晴: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学生
古厩忠夫:行动着的学者
后记
步平文集(全4卷)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步平。
得书感谢您对《步平文集(全4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