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

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全方位呈现且严谨论证南京大屠杀真实性、残酷性、大规模性的历史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整理并翻译了美国驻南京大使馆外交官爱利生、爱斯比等人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从南京向美国国务院、驻东京大使馆、驻北平大使馆等机构发出的外交文件,包括电报158份、报告17份、月度总结5份、备忘录2份、信件2封,共184件。

这些外交文件近距离地记载了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暴行、对中国及美国财产的破坏及其组织运行情况,真实地反映了日军占领下南京城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美国外交人员为保护中美公民权益、维护对中国百姓的基本人道待遇所做的努力。

这批外交文件是记录南京大屠杀期间及之后情况的为数不多的连贯性官方材料,对南京大屠杀研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编著者陆束屏,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外文系,1987年赴美深造,先后毕业于俄亥俄大学与南卡罗莱那大学,现为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

因在南京大屠杀研究领域的成果及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授予特别贡献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1. 初抵遭蹂躏的南京

2. 着手调查日军暴行

3. 日本兵殴打爱利生

4. 日军损毁美国财产

5. 维新政府正式成立

6. 日本商人涌入南京

7. 汤姆森遭殴打事件

8. 索赔美国公民损失

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是2018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陆束屏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发展的全球审视 电子书
加强全球化条件下社会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顺利推进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
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 电子书
迄今为止,关于奴隶贸易与美国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好诠释。
“肯定性行动”:美国族群政策的沿革与社会影响(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电子书
美国围绕“肯定性行动”展开争论:补偿理论、反向歧视和污名化问题。
不可不知的美国史(2018年版) 电子书
了解美洲历史,离不开对美国的理解和认知,带你回望美国的历史,领略多元融合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