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世界金融危机研究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世界金融危机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究资本主义虚拟金融垄断、金融危机,分析美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脉络及新自由主义理论冲击。

内容简介

本书对当代资本主义虚拟金融垄断为主导的金融化以及经济金融等危机的深化进行了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金融资本理论的研究为开端,沿着时代——生产——垄断——霸权——危机的逻辑展开论述。阐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至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的阶段特征,虚拟金融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变化,其表现、实质、原因,它所表现的资本主义新的历史因素,及其历史局限性。从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阐述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危机。垄断资本的核心是金融资本,虚拟金融资本垄断占主导地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结果。研究金融霸权,特别是虚拟金融资本的霸权统治。把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典型国家、美元霸权国家作为案例,专对美国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危机进行研究。从资本主义金融化发展阶段的理论意识形态基础——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危机,透析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产生的冲击,深刻认识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

章节目录

封面

扉页

版权信息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对国内外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研究评述

一 经济金融化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生的深刻变化

二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

三 资本主义金融化的生产方式特征:生产与金融关系颠倒,金融占据支配地位

四 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泛滥考察金融化

第二节 本书对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解读

一 金融帝国主义时代发展中的阶段性变化,以虚拟金融资本垄断为主导统治社会经济生活

二 货币化经济新形态——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

三 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以虚拟资本统治为主导的金融资本形态变化

第三节 金融化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基本矛盾有新的发展

二 金融日益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二者分离日趋明显

三 社会主要矛盾更加尖锐,金融资本对广大人民的剥削与掠夺空前加重

四 金融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四节 研究方法,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研究内容简介

一 研究方法

二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 研究内容简介

第一章 信用制度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金融资本理论研究与思考

第一节 信用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产生,服务于占社会经济主导地位的产业资本,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信用制度“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各种条件”产生

二 生产力进步与商品经济形态发展对信用制度的推动作用

三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的发展

四 信用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作用

第二节 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金融资本产生并取代产业资本的主导地位

一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中信用制度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产生垄断,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

三 银行产生了新的作用——万能统治者,及其作用的扩展

四 金融资本的资本形式不断拓展

五 国家运用信用工具

第三节 虚拟金融资本与资本主义新的积累方式、生产方式

一 金融自我循环是以金融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积累新方式进行资本价值增殖形式变化的特征

二 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信息化助推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

三 产生一系列与实体经济渐行渐远的产业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借债消费模式

四 以美元霸权为标志的金融霸权支撑这种新的积累方式、生产方式

第四节 虚拟金融资本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 信用工具加剧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二 信用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 信用与世界性经济危机

四 信用为投机和欺诈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

五 发达信用条件下表现为生产过剩、人口过剩、资本过剩的全面的危机

第二章 金融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性变化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阶段性变化的表现

一 出现金融与产业分离的趋势,并形成以资本主义金融为主体,以金融自我循环、自我膨胀为主导的新的积累方式、生产方式

二 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金融资本凭借垄断的权利攫取利益

三 金融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投机日盛

四 企业行为金融化

五 国家行为金融化

六 个人收入金融化

七 经济运行基础空前债务化

八 对发展中国家以及苏联、东欧国家的私有化、金融化

九 实施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金融霸权

十 金融危机频频发生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阶段性变化的本质

一 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剥夺和掠夺成为金融垄断资本实施金融化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二 虚拟金融垄断资本统治力量的增强是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阶段的本质性特征

三 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寄生性进一步发展

四 金融化加剧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分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阶段性变化的原因

一 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

二 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以及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理论意识形态

三 垄断的深化和发展

四 金融资本全球化与全球性市场经济

五 美元与黄金脱钩,失去货币的价值基础和货币发行的约束力

六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成果成为金融资本实施金融化的技术手段

第四节 资本主义新的历史因素及其历史局限性

一 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自我过度膨胀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

二 金融资本过度扩张造成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 金融垄断资本借全球化的空间向外转移自身的问题使全球发展不可持续

四 金融垄断资本发展程度加深进一步表明其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危机——从社会生产过程的考察: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第一节 生产

一 从事物质生产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行为趋于金融化

二 全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金融部门

三 技术进步、信息革命的成果成为金融资本进行剥夺的新手段

四 以金融操作代替生产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续的基础

第二节 流通

一 金融业日益脱离为生产服务的本质

二 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具有赌场性质

三 负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

第三节 分配

一 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倾向于资本

二 劳动收入差距加剧拉大,特别是普通员工与高层管理层工资的收入差距悬殊

三 食利性收入持续增大

四 资本家阶级之间剩余价值的分配向金融资本和金融市场倾斜

五 全球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恶化

六 分配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第四节 消费

一 负债消费

二 负债消费暂缓了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但隐含着更大的危机

三 金融资本通过消费领域实行金融掠夺

四 金融货币霸权的资本主义食利国家以及不断增多的食利消费者

五 高消费、高浪费使社会产品和资源过度消耗

第四章 垄断深化、金融化与经济危机

第一节 垄断资本的核心是金融资本

第二节 垄断的深化与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一 垄断的深化发展——国际垄断的形成

二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发展

三 资本主义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

第三节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 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形成和壮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获得货币霸权

二 国际金融垄断的产生是国际金融资本形成的直接基础

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四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实体经济”

第四节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是当今条件下新的万能统治者

一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对世界的新经济殖民化

二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资本主义强国为依托,资本主义既有各种正式的政治、经济协调机制,也有隐形的权力协调和掌控机制,形成了立体的多层面的新型资本家垄断同盟,垄断势力渗透性强

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有全方位主导世界的大战略,统治手法多样化,并日益模式化,力图对世界进行立体掌控

第五节 垄断深化与资本主义金融化的发展反映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危机日趋尖锐

第五章 实施全球金融霸权

第一节 虚拟金融垄断资本控制全球金融市场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独立及其金融垄断资本的权力架构

第三节 货币霸权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虚拟金融资本统治的必然选择

第四节 全球虚拟经济、金融与实体经济进一步分离和分化

一 资本的积累集中在金融领域

二 全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进一步分离分化,形成对世界新的剥削模式

三 全球经济不平衡、不平等

第五节 金融垄断资本超越于国家的权利,实施全球金融霸权

一 资本主义国家服从、服务于金融垄断资本

二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削弱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三 利用国际组织推行霸权

第六节 实施金融霸权的影响与危害

一 破坏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

二 发达国家内部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不平衡运转

三 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严重

四 在自由化、市场化、金融化、全球化下,金融资本的统治造成全球不稳定,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第七节 反对金融帝国主义货币金融霸权的斗争任重道远

一 要求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二 商讨解决国际事务的G7—G20新机制

三 提出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各种提案

四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第六章 金融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金融危机——美国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的观察与思考

第一节 金融资本形态变化与虚拟金融垄断资本的统治

一 金融化变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 金融资本新形态与虚拟金融垄断资本的全面统治

三 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向金融化转型

第二节 美国借全球化推行其货币金融霸权

一 美国的强势地位

二 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三 美国在全球化中推行美国化

第三节 经济金融化条件下的经济与金融危机

一 金融膨胀以及金融风险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二 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

三 资本的社会化与资本的最终使用、收益权私有化的矛盾不断加重贫富分化

四 攻击性金融投机资本造成世界一些国家、地区金融危机频发

五 金融化所形成的负债经济模式潜伏着债务危机危险,特别是主权债务危机

第四节 如何看2008年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

一 金融垄断集团加强了其统治,金融垄断集团对国家政府部门的渗透和控制以及相互支持不断增强

二 大金融垄断集团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对中小企业的吞并

三 政府的经济政策带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对外转嫁危机

四 经济增速回升幅度相对较小、持续时间短,难以形成强劲增长

五 美国经济复苏的受益者是少数大金融垄断资本

第五节 资本控制华盛顿——对话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瓦迪·哈拉比和美国工人尼克

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大金融垄断财团加强其统治,是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

二 美国2008年后获得经济“复苏”的途径

三 金融垄断集团对国家政府部门的渗透和控制以及相互支持不断增强

四 资本主义有着其致命弱点和不可克服的社会基本矛盾,且其内部面对经济危机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

五 中国能够顶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根本原因

六 金融危机对工人以及社会民众的最大影响是失业持续增加,由此带来其他社会保障无法实现

七 人们用于健康、医疗保障的投入绝大部分被私有保险公司用于金融投机来获取利润

八 “中产阶级”有很大的分化,各种占领、抗议活动频发,社会基本矛盾更加尖锐

第七章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西方新自由主义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有力证明了西方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危机陷阱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西方新自由主义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为发展理念的创新提供了契机

第四节 余论

后记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世界金融危机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栾文莲。

得书感谢您对《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世界金融危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嬗变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建立、发展、扩展和抉择的嬗变框架,分析各阶段典型国家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实施背景和条件、运行机理和社会经济效应,进而探讨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发展规律与基本理论,最后提出优化中国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思路。
我们这样做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金准案例与思考 电子书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在我国已有超过30年实践和探索。自2014年以来,PPP已上升为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融资和管理领域的国家战略。本书收录了金准咨询公司发表于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杂志及其他媒介的文章共计40余篇,既有对PPP理念、方法的理论性研究探讨,也有对公司近年来参与的PPP项目案例的总结思考,包括轨道交通、固废处理、水务和水环境、医疗养老等行业的三十多个相关案例,有较高的参考价
世界遗产地财政资源配置与旅游业的关系研究 电子书
由李正欢编著的《世界遗产地财政资源配置与旅游业的关系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主导型区域旅游发展的财政政策,总结出国内外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并以武夷山为典型案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收集案例,在详尽阐述自1979年以来武夷山市的旅游业发展历程、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武夷山财政资源配置和旅游发展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判定,研究结果发现:武夷山市财政支出是引起旅游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但旅游收入
橘与乡——蜜橘与生产世界的变迁 电子书
本书对蜜橘产区的历史背景、家族企业内部关系、跨区域迁徙的社区形态、工商资本的动力、蜜橘物质性和种植技术等蜜橘产业的变迁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通过三个有关蜜橘的生产故事,以及基于“人”和“物”的讨论,笔者发现原本“不可迁”的蜜橘,因为上述因素的改变成为“可迁”的。
金税四期环境下企业财税风险管控与筹划 电子书
本书提供系统、丰富、落地的财税全面管控方案,有助于企业减少成本浪费,增强竞争力,增加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