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PASS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统计教学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PASS软件15.0版本的使用方法和统计应用,对软件界面、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结果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内容包括PASS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入门,以及定量资料、定性资料、比率和计数资料、相关、回归、生存资料、诊断试验、交叉设计、成组序贯设计、整群随机设计等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本书讲述的实例涵盖多个专业,能够满足不同专业读者的需要。本书将不定时在微信公众号“一起学统计工具”中提供更多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实例及操作视频,欢迎前往阅读或观看。

作者简介

李志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一起学统计工具)从事各种统计软件应用研究和统计分析工作26年,主编或参编PASS、Minitab、SPSS、MedCalc等统计软件图书,主要有:1. PASS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2. MedCalc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3. Minitab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2 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4. SPSS常用统计分析教程(SPSS 22.0中英文版)(第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1章 PASS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入门 1

1.1 PASS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概述 1

1.2 PASS界面 3

1.2.1 主窗口 3

1.2.2 程序窗口 6

第2章 定量资料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3

2.1 单样本平均值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3

2.1.1 单样本平均值的差异性检验 13

2.1.2 单样本平均值的差异性检验(效应大小法) 15

2.1.3 单样本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7

2.1.4 指定容许概率的单样本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8

2.1.5 正态分布资料的百分位数置信区间 20

2.1.6 单样本或配对样本平均值的非劣效性检验 21

2.1.7 单样本或配对样本平均值的优效性检验 23

2.1.8 单样本或配对样本平均值的等效性检验 25

2.2 配对样本平均值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7

2.2.1 配对样本平均值的差异性检验 27

2.2.2 配对样本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29

2.2.3 配对样本平均值的等效性检验 30

2.3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32

2.3.1 假设方差齐性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 32

2.3.2 允许方差不齐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 35

2.3.3 两独立样本t检验(效应大小法) 37

2.3.4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比的差异性检验 39

2.3.5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差的置信区间 41

2.3.6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差的等效性检验 42

2.3.7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比的等效性检验 44

2.3.8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差的优效性检验 46

2.3.9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比的优效性检验 48

2.3.10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差的非劣效性检验 50

2.3.11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比的非劣效性检验 52

2.3.12 多中心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平均值检验 54

2.4 方差分析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55

2.4.1 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 55

2.4.2 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效应大小法) 58

2.4.3 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 59

2.4.4 协方差分析 61

2.4.5 多重比较 63

2.4.6 最小有效剂量的Williams检验 65

第3章 定性资料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67

3.1 单样本比例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67

3.1.1 单样本比例的差异性检验 67

3.1.2 单样本比例的差异性检验(效应大小法) 70

3.1.3 单样本比例的置信区间 71

3.1.4 有限总体的单样本比例的置信区间 73

3.1.5 单样本比例的等效性检验 74

3.1.6 单样本比例的优效性检验 76

3.1.7 单样本比例的非劣效性检验 79

3.2 两相关或配对样本比例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81

3.2.1 配对样本比例的McNemar检验 81

3.2.2 配对样本率差的等效性检验 85

3.2.3 配对样本率差的非劣效性检验 87

3.2.4 配对样本率比的等效性检验 88

3.2.5 配对样本率比的非劣效性检验 90

3.2.6 匹配设计病例-对照设计的两相关样本比例的差异性检验 91

3.3 两独立样本比例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93

3.3.1 两独立样本比例的差异性检验 93

3.3.2 两独立样本比例的差异性检验(效应大小法) 98

3.3.3 两独立样本率差的置信区间 100

3.3.4 两独立样本相对危险度的置信区间 102

3.3.5 两独立样本优势比的置信区间 104

3.3.6 两独立样本率差的等效性检验 106

3.3.7 两独立样本率比的等效性检验 109

3.3.8 两独立样本率差的优效性检验 111

3.3.9 两独立样本率比的优效性检验 115

3.3.10 两独立样本率差的非劣效性检验 117

3.3.11 两独立样本率比的非劣效性检验 121

3.3.12 重复测量设计的两独立样本率检验 123

3.4 多样本比例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25

3.4.1 列联表的χ2检验 125

3.4.2 处理组和对照组比例的多重比较 127

3.4.3 分层设计的两样本比例的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 131

3.4.4 比例趋势的Cochran-Armitage检验 133

第4章 比率和计数资料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37

4.1 Poisson率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37

4.1.1 单样本Poisson率检验 137

4.1.2 两独立样本Poisson率差的差异性检验 138

4.1.3 两独立样本Poisson率比的差异性检验 141

4.1.4 两独立样本Poisson率比的等效性检验 143

4.1.5 两独立样本Poisson率比的优效性检验 146

4.1.6 两独立样本Poisson率比的非劣效性检验 148

4.1.7 药物上市后监测 149

4.2 负二项率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52

4.2.1 两独立样本负二项率比的差异性检验 152

4.2.2 两独立样本负二项率比的等效性检验 154

4.2.3 两独立样本负二项率比的优效性检验 156

4.2.4 两独立样本负二项率比的非劣效性检验 157

第5章 相关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60

5.1 相关系数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60

5.1.1 Pearson相关检验 160

5.1.2 两个相关系数的差异性检验 161

5.1.3 点双列相关检验 162

5.1.4 Pearson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 164

5.1.5 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 165

5.1.6 Kendall τ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 166

5.1.7 点双列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 167

5.2 Cronbach α系数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68

5.2.1 单个Cronbach α系数的差异性检验 168

5.2.2 两个Cronbach α系数的差异性检验 170

5.2.3 Cronbach α系数的置信区间 172

5.3 类内相关系数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73

5.3.1 类内相关系数的差异性检验 174

5.3.2 类内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 175

5.4 Kappa系数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76

5.4.1 两个评分者一致性的Kappa检验 176

5.4.2 Kappa值的置信区间 178

5.5 Lin一致性相关系数检验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81

第6章 回归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84

6.1 直线回归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84

6.1.1 直线回归斜率的假设检验 184

6.1.2 直线回归斜率的置信区间 186

6.1.3 两直线回归斜率的差异性检验 187

6.1.4 两直线回归截距的差异性检验 189

6.2 多重回归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90

6.2.1 多重回归 191

6.2.2 多重回归(效应大小法) 192

6.3 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194

6.3.1 单个二分类协变量Logistic回归的优势比Wald检验 194

6.3.2 两个二分类协变量Logistic回归的优势比Wald检验 195

6.3.3 两个二分类协变量Logistic回归的交互优势比Wald检验 197

6.3.4 单个二分类协变量Logistic回归优势比的置信区间 199

6.3.5 两个二分类协变量Logistic回归优势比的置信区间 201

6.3.6 两个二分类协变量Logistic回归的交互优势比的置信区间 202

6.3.7 单因素或多重Logistic回归 203

6.3.8 二分类协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的优势比检验 207

6.3.9 单个定量协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的优势比检验 209

6.4 概率单位分析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10

6.5 Poisson回归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12

6.6 临床与医学实验室参考区间的样本含量估计 215

第7章 生存资料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18

7.1 单样本生存曲线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18

7.1.1 单样本Logrank检验 218

7.1.2 单样本参数治愈模型检验 221

7.2 两样本生存曲线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23

7.2.1 无模型假设的两样本Logrank检验 223

7.2.2 非劣效性Logrank检验 227

7.2.3 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两生存曲线检验 229

7.2.4 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两生存曲线的等效性检验 230

7.2.5 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两生存曲线的优效性检验 232

7.2.6 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两生存曲线的非劣效性检验 234

7.2.7 假设指数模型的两风险率差检验 235

7.2.8 假设指数模型的两风险率差的等效性检验 238

7.2.9 假设指数模型的两风险率差的优效性检验 240

7.2.10 假设指数模型的两风险率差的非劣效性检验 242

7.2.11 计算竞争风险的Logrank检验 245

7.2.12 Logrank检验(Freedman法) 248

7.2.13 Logrank检验(Lachin和Foulkes法) 250

7.3 Cox回归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52

第8章 诊断试验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55

8.1 ROC曲线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55

8.1.1 单样本ROC曲线检验 255

8.1.2 两样本ROC曲线检验 259

8.1.3 ROC曲线AUC的置信区间 260

8.2 灵敏度和特异度检验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62

8.2.1 单样本灵敏度与特异度检验 262

8.2.2 两独立样本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检验 264

8.2.3 配对样本的灵敏度检验 266

第9章 交叉设计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69

9.1 交叉设计概述 269

9.1.1 2×2交叉设计 269

9.1.2 高阶交叉设计 269

9.2 2×2交叉设计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70

9.2.1 2×2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差的差异性检验 270

9.2.2 2×2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比的差异性检验 272

9.2.3 2×2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差的等效性检验 274

9.2.4 2×2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比的等效性检验 275

9.2.5 2×2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差的优效性检验 276

9.2.6 2×2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比的优效性检验 278

9.2.7 2×2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差的非劣效性检验 279

9.2.8 2×2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比的非劣效性检验 280

9.3 高阶交叉设计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81

9.3.1 高阶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差的差异性检验 281

9.3.2 高阶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比的差异性检验 283

9.3.3 高阶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差的等效性检验 285

9.3.4 高阶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比的等效性检验 286

9.3.5 高阶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差的优效性检验 288

9.3.6 高阶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比的优效性检验 289

9.3.7 高阶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差的非劣效性检验 290

9.3.8 高阶交叉设计的两个平均值比的非劣效性检验 292

第10章 成组序贯设计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94

10.1 两独立样本平均值的成组序贯检验 294

10.2 两独立样本比例的成组序贯检验 296

10.3 II期临床试验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298

10.3.1 单阶段II期临床试验 298

10.3.2 二单阶段II期临床试验 300

10.3.3 三单阶段II期临床试验 302

10.3.4 Fleming设计单样本比例的成组序贯检验 304

10.4 成组序贯设计的Logrank检验 307

第11章 整群随机设计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309

11.1 整群随机设计两样本平均值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309

11.1.1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平均值的差异性检验 309

11.1.2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配对样本平均值的差异性检验 311

11.1.3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平均值的等效性检验 313

11.1.4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平均值的优效性检验 314

11.1.5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平均值的非劣效性检验 316

11.2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比例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317

11.2.1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比例的差异性检验 317

11.2.2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配对样本比例的差异性检验 319

11.2.3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率差的等效性检验 321

11.2.4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率比的等效性检验 323

11.2.5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率差的优效性检验 325

11.2.6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率比的优效性检验 326

11.2.7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率差的非劣效性检验 328

11.2.8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率比的非劣效性检验 329

11.3 整群随机设计Poisson率统计方法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331

11.3.1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Poisson率差的差异性检验 331

11.3.2 整群随机设计的两配对样本Poisson率差的差异性检验 333

11.4 整群随机设计的Logrank检验的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 335

参考资料 337

PASS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是2021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志辉等。

得书感谢您对《PASS检验功效和样本含量估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税务会计实务 电子书
  税务会计是会计的三大分支之一,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集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一门特种专业会计。《税务会计实务》根据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结合中小企业实际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求遵循税务会计核算内在的逻辑,体现税务会计的新变化和成果,做到清晰明了、循序渐进、条理性强。  《税务会计实务》主要阐述了
人民邮电出版社税务会计 电子书
1. 作者知名度高——本书作者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财会专业知名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2. 教材内容新——本书根据2019年新的税法和会计准则为依据,对税务会计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了更新; 3. 编写体例巧——根据税务会计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按照理实一体的高职教育要求,每个学习任务后面附有练习,每个项目结束附有综合实训,目的在于让学生边学边练,理实一体,在实训过程中掌握税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操作要领,能计算企业常见税费的应缴金额,会办理各税款的纳税申报和相关的涉税会计处理。 4. 教材可读性强——教材在编写时对内容体系、难易程度、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特殊处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易读性; 5. 配套丰富资源,在同类教材中作者知名度高,在同一作者同名书中配套资源好。
人民邮电出版社财经基本技能 电子书
1.搭配微课视频,优化教学效果。 2.优化人民币币种,增加第5版2019人民币票种。 3.报税部分,使用增值税税率及财务报表。 4.优化习题配套。 财经基本技能是财务会计大类的专业基础课,本书能较好地符合教学标准,完美贴合课时安排。
经济效益审计 电子书
  《经济效益审计》以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内部审计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为主导,综合阐述了经济效益审计理论、方法和程序,同时对国家审计开展的绩效审计作了概括性介绍。  在内容方面,《经济效益审计》在参阅和借鉴已有论著的基础上,将现行准则与规定融入教材内容中,大大增强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在体例方面,《经济效益审计》理论部分力求全面、系统、新颖,以便更好地指导实务;实务部分尽
管理会计实务 电子书
  《管理会计实务》顺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阐明以企业为主体,密切联系现代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等职能,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操作技术,突出通用性、可读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