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

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对“忧虑”的多视角解剖

本书涉及文学、历史、心理学、文学理论、文化批评、艺术表达等,研究方法具有相当的du创性,引导读者从不同层面理解忧虑这一极具现代性的心理表征。

2.忧虑式写作

作者自称“忧虑者”,书中穿插很多自身经验和感受,对忧虑状态的刻画鲜活生动。本书的写作本身也是忧虑实践:“令我感到忧虑的是,本书呈现出一个典型忧虑者的所有症状。它看起来就是它自身这个令人憔悴的话题的投射。”“《忧虑》忧虑着忧虑。” 作者既是忧虑者,也是忧虑的研究者,这种作者身份的双重性指向读者身份的双重性,也导致了阅读体验的双重性。

3.精神隐痛与“去蔽”

“忧虑”始终是一个经验多于分析、表述多于审视的主题。本书对这一日常的、重要的,却通常被排除在话语之外的内在体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补充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书中探讨了从忧虑引出的一系列文化、思想上的问题,指出忧虑与信念、理性的紧密关联,罗列忧虑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和影响,分析与之相关的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现象。作者秉持文化批判的意识、后现代主义的眼光,把忧虑从隐秘的个人特质推向且推导为“时代的疾病”,旨在恢复其被取消的表达之可能性与必要性。

4.对表达的邀请

作为人人共有的经验,“忧虑”相关的表达极易引发共鸣。因此本书具有媒介的性质,邀请、召集着更多人加入叙述与讨论。身为读者,大可与作者,与书中提到的书写忧虑的T. S. 艾略特、伍尔夫、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也可与同为本书读者的忧虑者产生持续共振,共同拼合现代人心灵的秘密景观。

内容简介

“我忧故我在”

忧虑者的自查手册 “时代疾病”的文化指南

以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之手

层层拆解忧虑的魔盒

忧虑,人类精神的隐痛,日常生活的暗涌。本书融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视域,以全新的方法,剖析了“忧虑”这一内在经验。作者从词源学的角度,通过征引其文学表现,追溯了“忧虑”之观念的历史,并从心理学、文化史等角度探寻其特质和深层成因,揭示了在理性主义和选择理论盛行的现代社会中,为何忧虑注定与我们如影随形,以至成为“时代的疾病”。此外,作者还讨论了忧虑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独特意义,并从作为忧虑者的自身经验出发,从视觉艺术和音乐的面向,提出可能的纾解通道。

作者简介

[英]弗朗西斯.奥戈尔曼(Francis O’Gorman),爱丁堡大学英语文学教授。编著有二十余部作品,涉及英语文学、心理学、音乐和现代大学教育,代表作包括《维多利亚时代与十八世纪:重估传统》《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遗忘:制造现代失忆症文化》等。

章节目录

前 言

Ⅰ 可是唉,你近来这样多病

Ⅱ 哎哟,真是不可思议的怪事

Ⅲ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Ⅳ 请接受我心烦意乱的感谢

致 谢

参考文献

忧虑是202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弗朗西斯·奥戈尔曼。

得书感谢您对《忧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埃及四千年珍宝 电子书
1.埃及四千年文明图鉴,古埃及文化的视觉盛宴 ·了解金字塔如何从传奇建筑师伊姆霍特普的阶梯式金字塔发展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 ·了解古埃及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例如纳尔迈国王、孟图霍特普二世和图特摩斯三世。他们统一国家并扩大疆界,建立起辉煌的埃及帝国。 ·了解古埃及的女性王室成员:“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至上权力,奈菲尔塔利的宏伟陵墓,以及“埃及艳后”的神秘死亡。 ·了解古埃及令人称奇的金银宝藏:赛特哈索尔尤内特公主的精美首饰,少年国王图坦卡蒙的稀世珍宝,以及传奇之城塔尼斯的统治者普苏森尼斯的惊人财富。 2.作者权威,具备专业学历背景 本书作者为英国杜伦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从2012年起任开罗美国大学出版社主管。他定期在杂志上发表关于埃及考古和历史的文章。著有《阿布辛拜尔和努比亚寺庙》(2019年)、《古埃及珠宝》(2020)等。 3.装帧精致,印刷精美,阅读体验好 大16开本设计,精装,采用特种纸张印刷,展示古埃及文明艺术之美。 4.亚马逊4.7星推荐 该书英文版上市后,在亚马逊网站评分为4.7,获得《亲爱精神》杂志、旅行网站、专业书评人、教育从业者的认可和推荐。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电子书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工作实务   群众文艺创作手册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案例选编   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   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聊聊酱酒 电子书
这是一本关于酱酒的普及类图书。本书的作者是茅台镇一位从事20多年酱酒研究和酒文化宣传的知名人士,他分成几个章节给读者讲述酱酒市场的状况和发展情况、酱酒工艺、酱酒文化、酱酒品牌推广、酱酒营销方式以及酱酒的品评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等。本书整体内容比较完整,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幽默,可读性强。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变迁,在试图呈现中国百年历史景像的同时,力求通过社会文化史的脉络,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动因和时代特征,并从中寻求建构在历史事实基石上的理性认识,作者近四十年长期研究中国社会史,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不少论著在学术界影响深远,本书则致力于“整体史”意义上的融通,通过生动的个案研究与历史反思,解释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脉络,进而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对于学术界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也有示范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