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问步骤

讯问步骤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深入地阐明了讯问的步骤,其实讯问各步骤的方法与技巧都体现着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讯问的步骤,包括保证被讯问人合理、稳妥地到案;选择好讯问的时机;《刑事诉讼法》第一次讯问的法定步骤;开好讯问的头;端正被讯问人对待讯问的态度;切入好讯问的主题;摧毁被讯问人抗审的心理防线;促使被讯问人作出交代;做好讯问结束工作;做好讯问结束后的工作等内容,对于相关案件的查处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讯问工作实践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

作者廖福田,男,1952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浙江省永嘉县人。自部队退伍后,曾先后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主要著作:编著《刑法分则的理论与司法实践》(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新刑法金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毒品犯罪惩治与防范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独著《受贿罪纵览与探究一从理论积淀到实务前沿》(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讯问艺术》(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讯问艺术》(增订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6月第二版)、《讯问的知彼知己》(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年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保证被讯问人合理、稳妥到案

一、 保证被讯问人合理、稳妥到案的意义

(一)有利于讯问的进行

(二)有利于讯问胜利的取得

(三)有利于讯问人员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四)有利于讯问人员发现证据

二、 保证被讯问人合理、稳妥到案的方法

(一)上门传讯到案

(二)通过组织领来到案

(三)通知亲友送来到案

(四)促使被讯问人自己找上门来到案

(五)赶被讯问人出窝将其抓获到案

(六)借题传来到案

(七)追捕到案

第二章 选择好讯问的时机

一、 选择好讯问时机的意义

(一)有利于在最佳时机对被讯问人进行讯问

(二)有利于顺利地突破被讯问人的口供

(三)有利于避免不顾时机地对被讯问人进行讯问情况的发生

(四)有利于不错失讯问被讯问人的良机

二、 讯问时机的具体选择

(一)根据侦查或调查的情况选择

(二)根据被讯问人的到案情况选择

(三)根据被讯问人的心理情况选择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第一次讯问的法定步骤

一、 第一次讯问的概念、特征、基本任务和要求

(一)第一次讯问的概念

(二)第一次讯问的特征

(三)第一次讯问的基本任务

(四)第一次讯问的要求

二、 第一次讯问的法定步骤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二)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三)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四)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

(五)让犯罪嫌疑人陈述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

(六)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

第四章 开好讯问的头

一、 开好讯问的头的意义

(一)有利于在讯问一开始就建立起良好的讯问氛围

(二)有利于在讯问一开始就促使被讯问人听讯问人员说话和回答讯问人员的提问

(三)有利于为接下来的讯问打好基础

(四)有利于在讯问开头时就把讯问切入主题

(五)有利于在讯问开头时就突破被讯问人的口供

二、 开好讯问头的一般方法

(一)选择好讯问开头的方法

(二)组织好讯问开头的内容

(三)实施好讯问开头的过程

三、 讯问开头具体方法的选择及其实施

(一)根据被讯问人的自身情况选择讯问开头的方法和对讯问进行开头

(二)根据被讯问人的到案情况选择讯问开头的方法和对讯问进行开头

(三)根据被讯问人犯罪或违纪违法的情况选择讯问开头的方法和对讯问进行开头

(四)根据被讯问人的心理选择讯问开头的方法和对讯问进行开头

(五)根据被讯问人对待讯问的现状选择讯问开头的方法和对讯问进行开头

(六)根据案件的来源选择讯问开头的方法和对讯问进行开头

(七)根据上一次讯问结束情况选择讯问开头的方法和对讯问进行开头

第五章 端正被讯问人对待讯问的态度

一、 端正被讯问人对待讯问态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起讯问的正常秩序,保证讯问的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被讯问人自愿受审

(三)有利于突破被讯问人的抗审心理防线

(四)有利于促使被讯问人作出如实交代

(五)有利于被讯问人真诚地悔过自新

二、 被讯问人不端正态度的表现和原因

(一)被讯问人不端正态度的表现

(二)被讯问人不端正态度的原因

三、 端正被讯问人不端正态度的步骤及其基本方法

(一)刹被讯问人不端正态度的表现

(二)挖被讯问人不端正态度的根源

(三)讲被讯问人不端正态度的危害

(四)指出被讯问人的出路

(五)搭转变被讯问人态度的台阶

第六章 切入好讯问的主题

一、 切入好讯问主题的意义

(一)有利于良好讯问氛围的形成

(二)有利于讯问承上启下

(三)有利于讯问顺利地进行

(四)有利于被讯问人对讯问人员的提问作出回答

(五)有利于利用切入讯问主题突破被讯问人的口供

二、 切入讯问主题的具体方法和选择

(一)切入讯问主题具体方法的种类

(二)选择的切入讯问主题具体方法的基本要求

(三)切入讯问主题具体方法的选择

三、 切入讯问主题的方式和确定

(一)切入讯问主题方式的种类

(二)确定切入讯问主题方式的方法

四、 切入讯问主题的时机和把握

(一)切入讯问主题的时机

(二)切入讯问主题时机的把握

五、 切入讯问主题的时间和选定

(一)切入讯问主题的时间

(二)切入讯问主题时间的选定

六、 切入讯问主题的实施

(一)讲究实施的步骤

(二)讲究实施的策略

(三)讲究实施的态度

第七章 摧毁被讯问人抗审的心理防线

一、 消除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的情绪基础

(一)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情绪基础概述

(二)消除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情绪基础的方法

二、 矫正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的理论基础

(一)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理论基础概述

(二)矫正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理论基础的方法

三、 消磨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的意志基础

(一)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意志基础概述

(二)消磨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意志基础的方法

四、 挖除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的认识基础

(一)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认识基础概述

(二)挖除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认识基础的方法

五、 冲垮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的客观基础

(一)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客观基础概述

(二)冲垮被讯问人抗审心理防线客观基础的方法

第八章 促使被讯问人作出交代

一、 以压的手段,把被讯问人压到“坦白从宽”的道路上来

(一)形成强大的阵势,给被讯问人施加压力

(二)揭露问题,给被讯问人施加压力

(三)表明各方态度,给被讯问人施加压力

(四)利用有利的形势和时机,给被讯问人施加压力

(五)抓被讯问人的把柄,给被讯问人施加压力

二、 以拉的手段,把被讯问人拉到“坦白从宽”的道路上来

(一)拉被讯问人的方法

(二)拉被讯问人要注意的问题

三、 以劝的手段,把被讯问人劝到“坦白从宽”的道路上来

(一)领导劝

(二)讯问人员劝

(三)被讯问人的密切关系人劝

四、 以帮的手段,把被讯问人帮到“坦白从宽”的道路上来

(一)搭台阶

(二)消顾虑

(三)帮回忆

第九章 做好讯问结束工作

一、 做好讯问结束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固被讯问人已作的供述,巩固讯问取得的成果

(二)有利于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有利于促使被讯问人在续审中主动交代尚未交代的问题

(四)有利于挖掘新的犯罪或违纪违法线索

(五)有利于防止被讯问人在续审中转变态度,不再交代本要交代的问题

(六)有利于为下一次讯问打下扎实的基础

(七)有利于促使被讯问人在续审中端正态度,接受讯问,作出交代

(八)有利于为被讯问人的交代铺平道路,促使其在续审中沿着讯问人员所铺的道路作出交代

(九)有利于配合侦查或调查工作的进行

二、 做好讯问结束工作的一般方法

(一)选择好讯问结束的具体方法

(二)组织好讯问结束的内容

(三)确定好讯问结束的方式

(四)把握或创造好讯问结束的时机

(五)实施好讯问结束的过程

三、 讯问结束具体方法的选择及其实施

(一)已如实交代完自己犯罪或违纪违法事实的被讯问人的讯问结束

(二)已经进行交代,但尚未作出全部交代的被讯问人的讯问结束

(三)自首交代的被讯问人的讯问结束

(四)没有诚意交代犯罪或违纪违法事实的被讯问人的讯问结束

(五)拒不交代犯罪或违纪违法事实的被讯问人的讯问结束

第十章 做好讯问结束后的工作

一、 查证属实被讯问人的供述

(一)查证属实被讯问人供述的意义

(二)查证属实被讯问人供述的方法

二、 查证被讯问人的辩解

(一)查证被讯问人辩解的意义

(二)查证被讯问人辩解的方法

三、 抓获同案人或对合人

(一)抓获同案人或对合人的意义

(二)抓获同案人或对合人的方法

四、 分析被讯问人的心理

(一)分析被讯问人心理的意义

(二)分析被讯问人心理的方法

五、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一)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的意义

(二)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的方法

六、 研究部署续审工作

(一)研究部署续审工作的意义

(二)研究部署续审工作的方法

七、 落实各项侦查或调查措施

(一)落实各项侦查或调查措施的意义

(二)落实各项侦查或调查措施的方法

八、 做好保护有关人的工作

(一)做好保护有关人工作的意义

(二)做好保护有关人工作的方法

后记

讯问步骤是2021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廖福田。

得书感谢您对《讯问步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控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目标读者: 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 培训管理岗位专员、主管、经理、总监等相关从业人员 企业大学负责人、培训讲师、培训专员、培训管理人员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实务操作的初学者 想要从事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 需要培训管理工具书的人员 想要获取或学习培训管理实战案例的人员 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企业高管、总经理 其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兴趣的人员 风险和利益,是企业家关注的两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家只有将风险和利益并重对待,才能够保证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目前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爆发率高、大的风险之一。法律风险一旦决堤,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为管理者/HR,你是否已经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法律意识不充分、用工体系不完善、规范化办公不全面、对劳动者管理不合法等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学会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用人单位如果不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意识,那只能是双方博弈中的失败者。 本书总结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阶段法律风险防控的关键技能、操作步骤和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了大量的实操案例,专注解决企业在法律风险的防控和处理层面的难题。
政府会计制度实务操作应用指南:条文解读+实操要点+案例解析(2021年版) 电子书
1.紧跟新法新规,原文深入剖析 严格依据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呈现“一笔业务,两种分录”新业务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思维,体现新旧条文的修订变化与重点事项,有效帮助读者厘清重要条文、构建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政府会计制度。读者可快速查阅制度原文,掌握条文规定与要求。 2.精解案例与例题,实务操作范本 精选了近200个实务案例,以案例为载体深入披露政府会计制度的条文规定,诠释政府会计制度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落地执行的操作方法,指导会计工作者正确、高效处理日常会计事务。而且,为会计核算原理搭配了相应的例题,帮助读者提升业务能力。 3.图文搭配,摆脱枯燥学习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条主线并行,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核心知识点,清晰准确地揭示了逻辑节点、会计核算要点,把体系庞大、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及操作规范分解成条理清晰的结构图表,让读者易懂、学透、会用! 4.政府会计制度编委会倾力打造,兼顾专业性与实战性 集合了众多会计专家、知名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打造出一本专业性的指导读本。讲解有深度,拓展有广度,以专业的知识水平与视角解读会计理论,并结合多年的培训实战经验,为读者搭建起准则、制度与实务工作的桥梁,教会读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准则与制度。
2019个税新政实操手册(全场景案例版) 电子书
阅读本书,你将掌握: 新个税政策及政策要义、各种场景下的纳税方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法、个税新政实操难点突破技巧。
美国S部落自治体制 电子书
填补我国学界对美国印第安部落政府的自治发展知之甚少的空白。
实证法学研究(第一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