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论要

旅游美学论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旅游美学研究的代表作,系统和切入实际地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旅游审美心理、旅游审美对象,有助于促进大众文化的审美化。

内容简介

从发生学角度看,旅游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物质生活因素(如闲暇时间与可支配收入)和文化心理因素(如生存质量与审美需求)密切相关。从发展前景看,旅游日益泛化为涵盖一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内容的双重性现代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身性质看,旅游可以说是一种以经济形式来实现的社会文化现象,而旅游活动则可以说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生活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从总体效应看,旅游使大众审美活动成为可能,有助于促进大众文化的审美化,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旅游美学正是基于上述目标,围绕构成现代旅游业的"六大要素"(行、游、住、食、购、娱),旨在系统和切入实际地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旅游审美心理、旅游审美对象、旅游接待艺术与旅游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规律。

作者简介

编者王柯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市“长城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古典美学与诗学,代表作有《〈理想国〉的道德诗学》《〈法礼篇〉的道德诗学》《中国人的思维》《老子思想精义》,代表译作有《美学理论》《 艺术的真谛》,主编《美学》《跨文化视野》等大型学术书刊。胡继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跨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第二二外国语学院哲学学科带头人和比较文学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神话诗学、中西近代思想史,代表作有《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重建巴别塔:解构诗学新论》《浪漫的灵知》《越位之思与诗学空间》,代表译作有《友爱的政治学》《神话研究》,主编《跨文化研究》《人与传媒》《比较文学经典导读》等大型学术书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序

前言

绪论 生活质量与旅游观光

一 生活质量的双因素模式

二 生活质量的现状透视

三 自我赎救的形上意义

四 人生境界的审美导向

五 旅游观光的多重功能

第一章 旅游美学的生成与研究

一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性

二 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

三 旅游观光的效应分析

四 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及其方法

第二章 旅游审美对象与美学理论

一 旅游审美对象的一般形态

二 优美与崇高

三 心理学美学与旅游观赏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与旅游

一 古代审美意识

二 中和为美的儒家思想

三 自然为美的道家思想

四 空灵为美的禅宗思想

五 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

六 境界说的特点

七 积淀论的要义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审美历程与类型

一 旅游景观的审美历程

二 旅游景观的基本类型

三 旅游景观的宏观分布

四 南秀北雄的审美风格

第五章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性

一 自然景观的形式美

二 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三 自然景观的象征美

第六章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性

一 人文景观的工艺美

二 历史意味与民俗风情

三 人文景观的意境美

四 特色为美的城建原则

第七章 审美心理要素

一 审美知觉

二 审美想象

三 审美理解

四 审美情感

五 跨文化交际与审美

第八章 审美体验分析

一 审美个性与类型

二 审美意识系统

三 审美体验的层次

第九章 旅游观赏的方法原理

一 动态与静态

二 移情与距离

三 时机与位置

四 节奏与重点

第十章 旅游审美与山水旅游文学

一 旅游审美与山水诗歌

二 旅游审美与山水游记

三 旅游审美与名胜楹联

四 旅游审美与风物传说

第十一章 审美期待与接待艺术

一 旅游者的审美期待

二 旅游接待人员的形象塑造

三 旅游服务艺术的基础分析

四 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艺术

五 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方法

第十二章 旅游工作者的审美修养

一 审美修养的基本内涵

二 提高审美修养的主要途径

三 国际审美文化视野

四 旅游与文化的哲学思考

第十三章 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消费

一 旅游审美消费的形式

二 旅游审美消费的导向

三 饮食宴乐中的审美因素

四 旅游购物中的审美因素

附录 中国传统艺术与旅游审美

一 书法艺术与观赏

二 国画艺术与观赏

三 古代雕塑艺术与观赏

四 古建筑艺术与观赏

五 传统表演艺术与观赏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旅游美学论要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柯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旅游美学论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西方当代美学史 电子书
本书把西方当代美学分成相互关联的三面:1900-1960年的西方现代美学,1960年至今的后现代美学和全球化阶段的美学。本书重点评介了三面相中的近20个大美学流派,及其内含和相关的众多小流派。本书既对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做了呈现,又梳理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演进和逻辑上的关联。
中国美学(第8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八辑。
中国美学(第4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四辑。
中国美学(第1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