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临床专家共同编写,汇集丰富的临床医学应用的解剖学基础内容和前沿内容,实用、准确,可读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渗透新诊断技术和新手术等临床应用进展以及局部解剖学研究进展,特别注重临床医学的解剖学基础的编写,加强编写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重点叙述人体各局部的表面解剖、层次结构、器官内结构、位置毗邻、神经血管的分布和变异等,强调器官、结构的定位和解剖标志,紧密联系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断和手术解剖等。
作者简介
编者王海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1987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1996年毕业于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获甲级博士学位。1997年在日本信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Bover分子医学中心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皮祖细胞分化机制、淋巴管新生与肿瘤淋巴转移、移植与免疫、细胞吞噬机制。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任《解剖学报》、《解剖科学进展》和U.S.ChineseJournalofLymphologyandOncology编委。主编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临床局部解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体系统解剖学》、上海市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专著《实用心脏解剖学》、《英汉人体解剖学词典》等,副主编《麻醉解剖学》。主译NetterAtlasofHumanAnatomy和ShortProtocolsinCellBiology。参加编写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16种,参考书3种。参加翻译专著2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
第2版前言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头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面部
第三节 颅部
第四节 头部的解剖操作
第二章 颈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局部层次和结构
第三节 颈部的解剖操作
第三章 胸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胸壁
第三节 胸膜和胸膜腔
第四节 肺
第五节 纵隔
第六节 心
第七节 胸部的解剖操作
第四章 腹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第三节 结肠上区相邻的器官和结构
第四节 结肠下区相邻的器官和结构
第五节 腹膜后间隙
第六节 腹部的解剖操作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盆部
第三节 会阴
第四节 盆部与会阴的解剖操作
第六章 脊柱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层次结构
第三节 脊柱区的解剖操作
第七章 上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肩部
第三节 臂部
第四节 肘部
第五节 前臂部
第六节 腕部
第七节 手部
第八节 上肢的解剖操作
第八章 下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臀部
第三节 股部
第四节 膝部
第五节 小腿
第六节 踝部和足
第七节 下肢的解剖操作
参考文献
中英文索引
临床局部解剖学(第2版)是201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海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临床局部解剖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