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求索与呐喊.案析与访谈卷

法治的求索与呐喊.案析与访谈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我国行政法学大家姜明安近三十年对国家法治发展的思考。

内容简介

《法治的求索与呐喊(案析与访谈卷)》收集了姜明安1994年至2011年十八年间在各种报纸或刊物上发表的案例分析、评论或媒体访谈。

这些文稿均为原文收入,保持原汁原味,以有利于读者了解历史原貌,了解笔者的学术和非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过程,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国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从初创到发展、繁荣的过程,也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行政法学人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探索历程。

作者简介

作者姜明安,1951年生,湖南省汨罗市人,种过地,当过兵,任过中学教员,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法科,获法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曾先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过访问学者或高访学者。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为有突出贡献专家颁发的政府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代表作有《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新世纪行政法的走向》、《公众参与与行政法治》、《软法的兴起与软法之治》等,曾参与《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立法研讨、论证和草拟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1994年~2000年

行政处罚有说法

谈法学教育改革

市场经济需要加强法治——访北京大学副教授、行政法专家姜明安

民告官难,难在何处

政府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是法治国家的要求

完善行政法制、建立法治国家

行政管理:人治到法治的跨越

国家赔偿法: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对政府行为合法性的思考

依法行政 民心所向

违法必究与侵权必救

把错误纠正在“衙门”里

改进行政执法 实现依法行政

关键在于行政执法机制

2001年

建立权力与权利的缓冲带

拓宽公民自治组织的成长空间

对刑事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

WTO与依法行政

2002年

法官办案出错谁赔偿

检察院当原告提起民事诉讼合法吗?

2003年

依法行政将上新台阶

证据规则法定与自由心证

学生伤害事故有“法”可依

高校处分权:在合法和侵权之间——法律专家大讨论

百部法律构建行政法治大厦

行政复议中证据的审核认定

拓宽原告资格, 扩大公民维护社会公益的诉权

姚明诉可口可乐引出法律争议

收 枪

北京有线电视收费涨价没商量

漫画辱师应该扣分吗?

男女混住该如何看待?

加大反腐力度,高检重拳治职务犯罪

会见犯罪嫌疑人被拒 律师该咋办?

专业“线人”遇害算不算因公殉职?

利益平衡:城市规划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审视信访

确认地方性法规无效的常规路径

一个判决好多说法

“乙肝歧视”:来自宪法的拷问

整治地方保护如何进行

法律:为盲人点亮行路的明灯专家会诊“外地盲人免费乘车”案

2004年

医生“走穴”发生医疗事故责任谁担

探求比拍卖更合理的配置方式

行政案件异地审判: “陈崇冠们”先行一步

寄包裹 邮政局何日能让用邮票

600张虎豹皮该不该销毁最大动物制品走私案震惊全国

“红头文件打架”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回复撰写本文记者的书面采访

民告官突围

学习宣传宪法 推进依法治国

法律该不该支持知假买假

依法行政的“三个不仅仅”

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宪法实施

从劣质奶粉事件看依法行政

父母偷看儿女日记 单位有权给予行政处分吗?

法院取证违宪吗

许可法实施要迈九道坎

如何防范集体滥用行政权力

政府行政管理面临大考

杭州市延安路358号门牌撤销事件拷问合理行政内涵

行政机关不能变相抵制司法判决

河马咬人案能否追诉

推进职能转变 建设法治政府

少女跳水溺亡 谁之过

行政执法以保护百姓权益为依归

依法行政的三个“不仅仅”

依法行政,政府首先必须诚实守信

法律在互联网上能管多宽

《公务员法》草案修改意见

2004年依法行政亮点

2005年

谁该为假土地使用权证担责

评国企改制

公正:行政程序法的首要追求

行政处罚程序都是外部程序,无内外程序之分

行政相对人听证权利评析

关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宪政架构思考

行政机关“审慎审查义务”评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的立法目的与基本原则评析

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是最大的“善”——关于北大研究生招生改革的一点感想

法律打架了,婚检怎么办?

珠海立法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是否合法?

“嘉利来案”给予了我们什么教训?

善用现有维权资源和完善现行权利保障制度——王培荣维权经历的启示

宪政论丛总序

聚焦物权法

公民请求警察保护权与警察休息权孰重孰轻?

上海陈氏姐妹诉上海闵联公司百事股权纠纷案及对上海市国资办第225号批复的评论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评析

2006年

行政立法应加强公众参与和法制监督

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关于“住宅楼内开公司”的两点意见

谈南洋教育储备金案

“法治政府”论者的知音

姜明安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意见

《法学译丛·公法系列》序言

航空公司卖“超售票”的价格行政法分析

有效监管:让“欣弗”事件不再重演

关于养路费征收合法性的意见

《监督法》对完善我国公权力监督机制的作用与不足——在2006年9月20日博客中国网举办的“监督法与监督”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产业安全与法律监管——在2006年8月27日清华学法学院召开的“产业安全与法律监管”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发展我国旅游事业必须遏制“导游变导购”现象蔓延

就山西省方山县全部取缔辖区网吧事件答《人民法院报》记者问

就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草案)》答《新京报》记者问

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在2006年12月9日北京市“建设法治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座谈会上的发言

《行政信赖保护论》序

《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序言

2007年

构建权利、权力的法治化博弈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2007年1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首届中国法治论坛”上的发言整理稿

就《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答《新京报》记者问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就《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接受《人民法院报》记者的采访

就“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用农用地建设公路”相关问题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

就公安部即将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政府称没钱,法院便无法执行?——姜明安教授就榆次政府赔偿案接受《财经》杂志采访

姜明安教授就依法反“乙肝歧视”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

姜明安教授就党校文凭被拒司考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2008年

银行信用记录有误,客户当如何维权?

“红头文件”宜慎用,不能滥用

规范冲突与冲突规范——就法律规范冲突问题答《人民日报》记者问

姜明安教授就《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即将实施的有关问题答《检察日报》记者问

就抗震救灾答《检察日报》、《法制日报》记者问

《社会救助法研究》序

在“公民论坛”举办的“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法治中国·难忘一案”全国大型征文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经由阳光政府走向法治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指南》序

《法治反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序

就北京奥运会期间采取的公共治理措施是否可在奥运后继续沿用的问题答记者问

要有效发挥行政复议解决官民争议的功能,首先要解决复议申请难、受理难的问题——评哈尔滨市政府《集中接收转送行政复议申请办法》

反腐败:制定“阳光法案”比强化刑事制裁更重要

就孟学农辞职事答《法制周报》记者问

就任某电脑下载黄片受罚案答《中国青年报》等报刊记者问

《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前言

官员问责:概念澄清与制度完善

就《食品安全法(草案)》修改完善答《人民日报》记者问

王名扬教授为中国行政法学和行政法制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软法在城市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南京研讨会发言提纲)

对规范性文件应进行规范,防止其被某些地方或部门领导人作为提高“政绩”、滥用权力的工具——在2008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社与国务院法制办举办的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暨人民日报《红头文件点评》栏目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2009年

就《食品安全法(草案)》的有关问题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录

就安监执法“三不罚”接受《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的采访

法律没有禁止的事,执掌公权力的人不是都可以做的

无证驾驶摩托车受到伤害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案例分析

对河南南阳垃圾封堵商户门事件的评论

防范“甲流”:法制腰杆还要硬起来

就《国家赔偿法》修改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

就城管“眼神整治法”接受《法制日报》采访

就公务员兼职和经商办企业问题接受《人民论坛》记者的采访

就官员财产申报话题接受《瞭望》记者采访

称预算为“国家秘密”于法无据

谈“第三方调查”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的修改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评析

我们为什么要建议人大常委会审查拆迁条例?

就成都一被拆迁人以自焚拒拆迁答人民网网友问

2010年~2011年

《宪法权力架构中的立法程序》序

行政裁量权如何才能不被滥用?——专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副会长姜明安

RAV4质量出了问题,丰田公司应勇于依法承担责任

国家赔偿法:受侵害人的救济法(上)

《国家赔偿法》解读:受侵害人的救济法(下)

贫困县那些奢华事

城管拍租摊位,合法乎?合理乎?

依法保护国家秘密 推进保密依法行政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就“太空迷航”事故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

《行政诉讼的构造——日本行政诉讼法研究》序

关于新拆迁条例命运

如何有效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人民日报记者冀业访北京大学法学院姜明安教授

黑车整治

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能力最重要

谈《土地管理法》修改

新世纪法学创新教材大系《行政法》序言

就“常回家看看”应否入法答《人民日报》记者问

行政立法:总体完备,仍缺《行政程序法》

推进依法行政须除五道“坎”

法治的求索与呐喊.案析与访谈卷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姜明安。

得书感谢您对《法治的求索与呐喊.案析与访谈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探索 电子书
一部从诉讼法学专业角度研究司法体制改革的诚意之作。
自创良法:清季新刑律的编修与纷争 电子书
以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转型为背景,重点探讨新刑律修订过程中的制度转换与礼法关系等问题,以此展现清季最后十年政治和思想的发展脉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须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前,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书对于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既是一部科普之作,也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
法医影像诊断与鉴定 电子书
本书收集大量关于创伤的法医诊断、鉴定的案例,就如何依据影像学征象、诊断要点,发挥其在法医鉴定中的证据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资产评估基础与实务 电子书
本书提供最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