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地理

诗经地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努力通过山水格局,去找寻通往《诗经》时代的入口,在更长的时段里观察、思考空间尤其更大尺度地理的因素。一层叙述,一重历史,一种现实,期待时间与空间在字行中的穿越、交汇,带领我们去寻访与历史平行参照的另一种“现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与《诗经》相关的山、水、植物三个方面的话题,配有100余幅图片,视觉呈现效果较好。全书的特点是,以《诗经》这部经典传世文献记载为线索,以其中提及的地理要素作为切入点,将先秦时代的历史与文献记载相结合,同时又不断切换镜头,从历史走进现实,从现实反观历史。各篇文章均来自周刊记者的采写,既有记者的视角,也有受访者的观点,较为客观生动地展现了“诗经地理”这一主题。


作者简介

丘濂,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学士,美国贝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硕士。《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写作领域主要涉及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已合著出版图书《匠人匠心》《唐朝的想象力》《故宫观止》。


章节目录

总序  地理作为方法论(李鸿谷)   

序一  诗意的大地(唐晓峰)   

序二  道法自然,从《诗经》开始(李山)   

导读  古今不变的,有人情,也有山河   

《 诗经》中的山

终南山,走出周人的世界   

宛丘之上,重叠的风景   

寻找齐长城   

首阳山的青铜时代   

随枣走廊:文化交汇之地   

附录:《诗经》中的重要山脉  

《诗经》中的水

淇水:那个古老的时代   

汉水: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汾水:晋地之母   

渭水:淌过《诗经》   

汶水:从文姜台展开的旅程   

附录:《诗经》中的重要河流   

《诗经》中的植物

青檀的弃武从文   

麦的感恩   

漆树:失落的记忆   

梓:对良木的怀思   

黍:黍离之悲   

葛布与葛食   

桑树以及它的隐喻   

东门之栗    

附录:《诗经》中的常见植物   

后记  寻找另一种文化“现场”(曾焱)   


诗经地理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丘濂,等。

得书感谢您对《诗经地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京地理 电子书
本书系统介绍北京地理环境,包括北京地理区位和行政区划的沿革,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北京作为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北京和首都圈的发展特点,北京的交通条件、区域功能与发展差异,北京面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本书可以作为研究北京地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地学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地理学 电子书
本书从研究领域、对象、理论、方法、派别、功用与发展途径等方面对地理学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阐述。
上海地理 电子书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城市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我国现代化城市中的诸多第一。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为了系统地介绍上海发展历程与特点,本书作者从市内到市外,综合性与区域性、历史演替与现实发展、自然地理与文人地理相结合的原则出发,以“总论-分论-专论”为主线,力图全面讲述上海的地特征及其形成演变的过程。
中国地理纲要 电子书
《中国地理纲要》隶属“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省市区地理”,该系列丛书由35本组成,包括1本《中国地理纲要》和34本分册(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因此,《中国地理纲要》在丛书中具有统领性、总括性地位,基于全国34个省市区各分册对省区环境、资源、人口、发展特征和格局的详解,从全国的角度,全面概述中国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风貌,分析中国的区域差异及区际联系,阐述中国
五教授地理学文选(一) 电子书
西南联大前后八年多的办学,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卓有成效,公认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中单就地理学而言,就出版了数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地理学专著,发表了诸多地理学方面的论文,成为近代地理学史必须关注的重要学术成果。本书所编的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大地理学教授张印堂、洪绂、林超、陶绍渊、鲍觉民的部分地理学术文章,以此来认识西南联大学术研究的特色,是研究近代地理学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