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述评

茶经述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新时代茶经,茶学里程碑

陆羽所著《茶经》总结了唐代的饮茶方式,成为茶学经典。而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是茶学又一里程碑式著作。吴觉农借《茶经》,整理古代茶文献,呈现中国三千年茶史全貌,总结古代茶经验,又立足于当时茶业发展现状,继往开来,承上启下,是集大成之作。

五载成书,熔铸众位茶学泰斗心血

本书从1979年开始编写,由当代茶圣吴觉农与钱梁、张堂恒等茶学泰斗共同商讨,数易其稿,直到1984年才完稿。编写阵容强大,治学态度严谨,后世关于《茶经》的著作难出其右。

用现代茶学视角,重构《茶经》

自《茶经》问世后,多有译注本,少有评价性著作。而《茶经述评》是国人评论《茶经》的首部专著。吴觉农用现代茶学理论,立足于当下茶业发展,一分为二地认识古代茶经验,古为今用, 让传统焕发了新的现实意义。

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长销三十余年

本书简明易懂,涉及到了茶的方方面面,对于一般的茶爱好者或者大众读者而言,是一本非常合适的入门级茶学读物。而且本书论述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从事茶叶生产、研究人员,都有学习价值。自从1987年出版以来,本书就成为茶爱好者无法绕过的经典,长销三十余年。

内容简介

吴觉农先生从当代茶业发展状况出发,联系有关茶的历史材料,对《茶经》所涉及的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茶具、饮用、史料和产地等内容进行阐释与评价。既借由《茶经》回顾了历史经验,又联系当下,对当代茶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此书主体部分为吴觉农先生对《茶经》的客观评价,后面附有吴觉农先生对《茶经》的译注。

作者简介

吴觉农(1897—1989),中国当代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生前曾任中央农业部首任副部长兼任中国茶叶公司经理;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等。他是我国新兴茶叶试验场、研究所、商品检验、机械制茶、高等院校茶专业教育和茶叶自主出口贸易等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创立一家国营茶叶公司,筹划了全面发展中国茶业的蓝图。著有《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国茶叶问题》,译著《茶叶全书》等。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茶的起源 / 1

一、茶的祖国 / 2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 / 11

三、“茶”字的字源 / 17

四、茶树生育的生态条件 / 20

五、茶树的栽培方法 / 24

六、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 / 29

七、茶的效用 / 33

第二章 茶的采制工具 / 44

一、采茶工具 / 45

二、蒸茶工具 / 46

三、成型工具 / 48

四、干燥工具 / 51

五、计数和封藏工具 / 53

六、采制工具的发展 / 55

第三章 茶的制造 / 59

一、茶叶的采摘 / 60

二、唐代饼茶的制造法 / 67

三、制茶工艺和茶类的发展 / 69

四、现代主要茶类的制造工艺 / 83

五、茶叶品质审评 / 97

第四章 煮茶的器皿 / 103

一、“伊公羹”和“陆氏茶”/ 104

二、从 到瓶 / 107

三、饼茶的特殊用器—碾 / 109

四、煮茶器皿与茶汤品质的关系 / 112

第五章 茶的烤煮 / 118

一、烤和碾 / 118

二、火—燃料的选择 / 120

三、煮茶用水 / 123

四、煮和酌 / 136

第六章 茶的饮用 / 142

一、饮茶风尚的传播 / 143

二、佛教僧徒—饮茶风尚的传播者 / 156

三、饮茶的习惯 / 160

第七章 茶的史料 / 171

一、《茶经》中的历史资料 / 172

二、《七之事》补遗 / 201

三、茶的专门著作 / 205

四、历代茶政沿革 / 215

第八章 茶的产地 / 238

一、唐代茶叶产区 / 240

二、从唐代茶叶产区看我国的名茶 / 245

三、我国茶叶产区的发展 / 281

四、茶叶产区与茶叶品质 / 284

第九章 茶具和茶器的省略 / 289

第十章 《茶经》的挂图 / 292

引书目录 / 293

我国包括试种地区在内的产茶县(1981 年)/ 299

茶经译注 / 309

一之源 / 311

二之具 / 315

三之造 / 319

四之器 / 322

五之煮 / 335

六之饮 / 340

七之事 / 343

八之出 / 362

九之略 / 372

十之图 / 374

《茶经》版本 / 376

陆羽传记 / 378

出版后记 / 386

茶经述评是2019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吴觉农。

得书感谢您对《茶经述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聊聊酱酒 电子书
这是一本关于酱酒的普及类图书。本书的作者是茅台镇一位从事20多年酱酒研究和酒文化宣传的知名人士,他分成几个章节给读者讲述酱酒市场的状况和发展情况、酱酒工艺、酱酒文化、酱酒品牌推广、酱酒营销方式以及酱酒的品评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等。本书整体内容比较完整,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幽默,可读性强。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变迁,在试图呈现中国百年历史景像的同时,力求通过社会文化史的脉络,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动因和时代特征,并从中寻求建构在历史事实基石上的理性认识,作者近四十年长期研究中国社会史,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不少论著在学术界影响深远,本书则致力于“整体史”意义上的融通,通过生动的个案研究与历史反思,解释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脉络,进而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对于学术界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也有示范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古代希腊文明 电子书
  《古代希腊文明》一书,概述了古代希腊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到托勒密王国灭亡止的历史,内容包括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文化等,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电子书
全面介绍古代埃及文明,记录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