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本文集为你呈现时代特征对学者治学的影响。
内容简介
学者治学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时代对学者治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潮流,一是学术风气。本书以“史潮与学风”为题,不仅是因为它们是治学大环境的主要要素,而且更因为它们在当今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从过去十多年发表的相关文章、讲话和采访中,选出18篇,结为这本集子,分为“史潮”与“学风”两编,每编各有三组文章,分别讨论一个专题;“学风编”有一篇关于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附录。
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时,仅作了个别的改动。希望读者采取“各取所需”的态度,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倘若能够对读者在治学(特别是治史)方面有所帮助,那么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简介
作者李伯重,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机构的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员,以及国际经济史学会执委会成员。主要著作有《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1990)、《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2000)、《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2002)、《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2003)、《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2010),以及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620~1850(1998)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史潮编
史潮澎湃:国际史学潮流
年鉴学派及其发展过程
20世纪初期史学的“清华学派”与“国际前沿”
迎接我国的第二次“新世纪,新史学”
放眼世界: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国际潮流
近年来的欧美中国经济史研究
西方对明清中国经济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国际视野
全球史视野中的清代中国经济
面对新潮:中国经济史学的应对之道
中国经济史应当怎么研究
史学与变化:重新认识历史上的江南农业经济及其变化
“江南经济奇迹”的历史基础——新视野中的近代早期江南经济
学风编
什么是学术与学术标准
论学术与学术标准
学术批评
学术批评:有规矩而无定式
学术批评琐谈
“何伟亚事件”和“亚伯拉罕案件”——从“人口史风波”谈学术规范、学术纪律与学术批评
批评何必成冤家——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两位伟大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与友谊
学术“涉外”心态
我们该怎样读外国书
漫谈“文化接轨”和“接轨心态”
附录:如何培养优秀人才
大学应该培养文明的传承者——《大学周刊》采访(节选)
参考文献
史潮与学风(天下文丛)是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伯重。
得书感谢您对《史潮与学风(天下文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