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十二辑)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十二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办,每年出版一辑,本书是第十二辑。

内容简介

本辑收集论文21篇,依本书体例分为七个方面:儒藏讲坛、专人专书、校勘辨正、儒学新论、国际儒学、文史论丛、书评。

在具体内容上,有阐述日本学者在“万世一系”的天皇体制下和日本的风土空间中吸收与转化中国儒学的复杂心态,特别是日本阳明学者对阳明学的受容与转化、日本孟子学与中国孟子学之间的增减与对立关系;有多位作者考镜源流,重在辨析、梳理版本源流、版本影响等,如大徐本《说文解字》、明刻六卷本《青阳集》、日本尊经阁藏《春秋左氏音义》等,对所涉及版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也有文章是对文献、文字进行考辨、校勘等,如《经义考》宋代《孟子》文献考辨、卢文《经典释文考证·周易音义考证》所引“钱本”辨析等。这两类文章数量较多。

还有文章主要是对儒家典籍进行思想性解读,阐发新论,如《从 “上人疑”章看儒家的君臣观念》《“理”论:从戴震到冯友兰》等。

综合全书来看,此次收集的21篇文章内容丰富,学术观点新颖,论述有据,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大学成立的实体性机构。主要负责《儒藏》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儒藏講壇

日本思想家對中國儒學的受容與轉化:從伊藤仁齋到三島由紀夫

大徐本《説文解字》的流傳與刊刻

“儒學研究範式的歷史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綜述

專人專書

《孔子家語·本命解》成篇考

默堂年表

日本尊經閣藏《春秋左氏音義》考略

明刻六卷本《青陽集》的版本與影響

論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的現代學術特徵

江永《禮書綱目》對朱子禮書的賡續與重訂

中盧文弨《經典釋文考證·周易音義考證》所引“錢本”考辨

校勘辨正

《經《經義考》宋代《孟子》文獻考辨

“九諦九解”之争時間考

中華書局整理本《公羊義疏》引文指瑕(上)

儒學新論

從《緇衣》“上人疑”章看儒家的君臣觀念

從耳目的作用再議張載的“德性之知”及其達致之道

清胡紹勳《四書拾義》對《孟》學增字解經的克服暨其他創解

“理”論:從戴震到馮友蘭

國際儒學

儒學·國學·洋學

德川學者對孟子政治思想的脈絡性轉换之關係

文史論叢

讀書劄記

書評

真正讀懂、科學評價孔穎達《五經正義》的力作

徵稿啓事(附 撰稿體例)

徵稿啓事

撰稿體例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得书感谢您对《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十二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佛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研究(全2册) 电子书
当代中国佛教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陈法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及易学哲学的高度,提炼出陈法哲学思想研究的若干重要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系统研究;同时注重研究的学理性,紧密贴近陈法思想的本原,既深入挖掘陈法哲学思想丰富的内涵,又充分展现其独特个性色彩。本书使陈法哲学思想的原貌得以完整呈现,为系统研究中国易学和儒学发展史,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贵州地方思想文化,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儒道研究(第三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三辑。
儒道研究(第四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