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是经济新常态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内容简介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是经济新常态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书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主体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农民科技培训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出现以及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之间无法有效协作满足农户实际需求的困境,并基于多中心理论,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多元化供给主体协同合作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王倩,管理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2000年9月-2004年7月,于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管理学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7月,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学专业学习,获教育学学硕士学位;2009年9月,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发展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学位。2004年6月-2009年6月,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助教。2010年6月,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研究领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有《农村成人教育经费问题与对策研究》《浅析高校青年教师知识管理能力》《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等。主持省部级和其他各类课题近10项,参加国家级课题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编委会
丛书总序一 打造农村社会研究关中学派的抱负应该肯定
丛书总序二 关中农村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一 概念界定
二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培训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 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
第四章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分析
一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主体
二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模式
三 农业科技培训供给问题分析
四 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猕猴桃主产区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需求分析
一 国内外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进程
二 调查方案和数据来源
三 样本描述
四 研究假设和模型选取
五 研究变量的选取
六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七 小结
第六章 农户视角下农业科技培训的绩效评价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相关数量统计
三 农业科技培训经济效益评价
四 社会效益评价
五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业科技培训满意度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因子分析在农户培训满意度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三 满意度的因子分析指标选取
四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五 小结
第八章 “多中心”视角下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一 运用多中心理论解释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逻辑
二 多中心理论基础
三 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功能
四 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核心的多元化主体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五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的运行模式
六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中主体的运行障碍
第九章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供给主体的实践与调查
一 汉中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 眉县齐峰果业公司
三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的调查——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四 小结
第十章 结论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农业科技服务与培训调查问卷
附录2 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访谈提纲
致谢
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倩。
得书感谢您对《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