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城镇化研究

人的城镇化研究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从发展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人的城镇化。

内容简介

书中深入探讨了人的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耦合性、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实现市民化的内在逻辑、人的城镇化困境和诉求;基于新时代人的城镇化社会背景,具体阐述人的城镇化实践状况及存在问题;全面探讨了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人的城镇化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增强农民市民化意愿、寻求进城农民落户新途径、保障进城农民享有深层次公共服务、解决进城农民居住问题、促进居村农民市民化发展等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吴业苗,安徽庐江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城镇化。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社科项目。在CSSCI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上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管理科学》、《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等刊物转载。专著有《农村社区化服务与治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获2014年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演进与偏离:农民经济合作及其组织化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引言

一 人的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

二 人的城镇化发展的“中国思考”

三 本研究成果说明

第一章 人的城镇化新形态与新情境

第一节 人的城镇化新诉求

一 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研究及其不足

二 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

三 人的城镇化实现条件:城乡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人的城镇化新形态

一 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业人口转移

二 农业人口转移与市民化的几个常态性问题

三 新形态下的农业人口市民化

第三节 人的城镇化新情境

一 “农业内卷化”及其演变

二 农业去“内卷化”与“打工内卷化”

三 人的城镇化发展:走出“内卷化”

第二章 人的城镇化中农民行动与选择

第一节 城镇化中的农民行动与策略

一 农民理性与城镇化中的农民行动

二 不同社会情境下的农民行动及其走向

三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行动策略

四 农民行动背后的城镇化理性

五 再识农民城镇化中的行动

第二节 第一代农民工安身归处

一 进城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 第一代农民工的返乡尴尬

三 留城的可能:个案叙述与分析

四 农村生活预期再认识:城镇化政策失误

五 留第一代农民工在“春光里”

第三章 人的城镇化中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一节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可能空间与可为路径

一 概念识别:农民市民化与居村农民市民化

二 城乡一体化: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可能空间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旨趣所在

第二节 小农分化与居村市民的建构

一 主要概念与问题

二 中国农民的当下景观:社会化小农?

三 小农的命运会终结吗?

四 居村市民的建构

五 大力培育居村市民

第三节 家庭农场:居村农民转变身份的依托

一 从小农说起

二 农民进城与农村种田人变化

三 农场经营者的身份

四 从生产关系变革看居村农民转变身份所依托的家庭农场

五 让家庭农场更好地发展

第四章 人的城镇化与“三农”问题

第一节 人的城镇化与农业转型问题

一 农业转型之急:解决谁来种田问题

二 农业转型之惑:家庭经营方式的选择

三 农业转型之责:耕地流转与农民走向

四 农业转型之需:人的城镇化发展

第二节 人的城镇化与乡村转型路向

一 乡村转型

二 乡村人进城和乡村的“人”问题

三 乡村建设新途径:资本化、无产化

四 未来乡村功能:“生产”+“后生产”

五 乡村何去何从

第三节 人的城镇化与农民问题消解

一 农民问题

二 农民问题的主要呈现与变化

三 当下中国农民问题的症结

四 农民问题化解之路:人的城镇化

第五章 人的城镇化与乡村社会治理

第一节 农民消费空间转向与城镇化应对

一 消费空间与农民消费空间

二 农民消费及其空间限度

三 农民消费空间的城镇化转向

四 消费空间转向对人的城镇化作用

五 消费空间城镇化趋向与现实问题

六 两点强调

第二节 乡村治理的城镇面向与图景

一 乡村治理的城镇化面向

二 乡村治理演变及权力逻辑

三 乡村治理困境及面向城镇的问题

四 乡村治理的走向与图景

第六章 人的城镇化与城镇化扶贫

第一节 农村扶贫的城镇转向及其进路

一 扶贫实践与研究问题

二 农村扶贫与农民进城打工脱贫

三 村域扶贫的限度与转向

四 城镇化扶贫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

五 再识城镇化脱贫

第二节 人的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策略改进

一 进城农民境遇及其贫困歧视

二 城镇解决贫困问题的新挑战

三 城镇比农村更容易解决贫困问题

四 城镇应对“转移性贫困”的主要策略

第七章 人的城镇化与公共性建构

第一节 人的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性诉求及其实现

一 公共性转换

二 物的城镇化发展:公共性的断裂

三 人的城镇化:建构新公共性

四 在城乡一体化公共性上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二元结构转换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公共性建构

一 城乡二元结构研究的不足

二 城乡二元结构存续及其缘由

三 从公共性失衡看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困境

四 建构城乡融合发展的公共性

第八章 完善人的城镇化发展体制

第一节 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

一 人的城镇化滞后与公共服务不足

二 人的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耦合关系

三 人的城镇化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矛盾

四 基于人的城镇化进行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第二节 促进户籍制度改革

一 户籍制度改革对人的城镇化影响

二 二元户籍制度形成与人口流动的控制

三 户籍制度松动与城镇非农业户口的有限放开

四 人的城镇化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

五 让农民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

第三节 提高进城农民获得感

一 进城农民获得感的提升途径

二 城镇给力:为进城农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

三 农村给力:提高进城农民的财产权益

四 国家给力:打通进城农民向市民转身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后记

人的城镇化研究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吴业苗。

得书感谢您对《人的城镇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学会倾听:一本关于访谈法、参与观察法、数据分析和学术写作的实用指南 电子书
民族志新人的学术研究指南,也为资深研究者提供灵感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5辑) 电子书
本辑共收入九篇文章。《久违的实践研究:创造社会工作学的路向》是介绍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专文,对国际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实践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国际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会议系列宣言》则可以看作对上文的补充和背景说明。讨论“助人自助”和“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文章比较系统和深入;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实践的文章,是对在新领域进行的专业实践探索和尝试的经验总结;介绍国际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专业督导)的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3辑) 电子书
本辑共收入十一篇文章,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对贫困单亲妇女就业阻碍的产生机制,会所模式在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困境与出路,专业社会工作之于社区服务的解读,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老年亲子关系与抑郁症状,国际移民、家庭分离与留守儿童,美国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4辑) 电子书
本辑对社会工作介入的社会性别视角,医疗救助投入、社会资本和个体健康自我评价,禁毒社会工作研究的概况与前瞻,社会工作在少年司法场域的嵌入性发展,家庭信念、父母参与及其双向整合,农民工的福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癌症晚期病人家属丧失、哀伤和双向摇摆的复原历程,个别怀缅对乡镇福利院老人自我形象、抑郁及幸福度的效果,基于“优势-资产”范式的多元融合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我国公立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对我国公立医院药物应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国家在合理用药方面采取的措施的国际比较研究,结合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在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典型案例研究,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国际视野的我国医院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模式、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