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汉族体质数据是中国人白然属性的基本资料,是中国民族体质数据库重要的基础数据。汉族体质数据在中国社会发展、国民经济诸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立项后,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组成研究团队,经历5年时问,在中国22个省、自治区进行了汉族的人体测量,初步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指标比较全面的汉族体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这部《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奉书适合生物学、体质人类学、医学、卫生学、体育科学、社会学、民族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学生、专业人员、研究人员使用。《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汉族数据是T业标准化、规范化和通用化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安装设计、家俱设计、服装制作诸领域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各级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对中国族群体质特征感兴趣的人均是《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的读者对象。

作者简介

郑连斌,男,江苏淮阴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分会顾问。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族群的体质特征与群体遗传学特征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面上,重点项目共5项,主持了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的课题工作,主持了中国22个省3万余例汉族成人的体质测量工作,开展了宁夏回族、乌孜别克族、布依族、怒族、独龙族.傣族,摩梭人.白马人等62个少数民族族群的体质测量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李咏兰,女,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分会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多年来开展了汉族、巴尔虎蒙古族.革家人、摩梭人等38个中国族群体质人类学研究,在中国体质人类学界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14项...

(展开全部)

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是201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连斌。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8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八辑。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
帝国缩影.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刘永华力作。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
身体、叙事与主体性:医学人类学论集 电子书
本书系一本医学/健康人类学的论集。年轻学人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结构走向主体,将身体经验与身体实践嵌入生活日常,主体叙事与主体表达得到全方位展示。多元医学和健康议题的观察和阐释,不仅丰富了读者对病患之身体、文化之身体、权力之身体的理解,还彰显出年轻学人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实践力与时代的道义和担当。本书呼唤一种行动视角,希望自我与他者的交汇并不局限在个体心灵的沟通、学理的碰撞,更应拓展至对社会现实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