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汇集北大授课精彩讲稿,消解艰深晦涩理论。《文心雕龙》或许难懂,但《文心雕龙讲记》轻松好读。
内容简介
《文心雕龙》被推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之圣典,其研究也被称之为“龙学”,但近世对其也存在较多误解。
本书是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多年精研《文心雕龙》的会心之作,以“讲记”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刘勰的身世,《文心》宗旨,刘勰文学观、史学观、文体论、文势论等内容进行了精辟透彻的剖析梳理;辨析纠正了前人对《文心雕龙》的误读之处,厘清了《文心雕龙》及刘勰的历史真相。并将其与《文选》《诗品》进行比较,对当前文学理论研究进行深入反思。
全书多具新见,如辨定刘勰身世为没落士族,认为魏晋南北朝是最重礼法的时代,等等;格局宏大、博通古今,关涉经史;重治学之法的传授,其充满思辨性和勇于质疑的治学之法,具有很强的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市,祖籍江西吉安。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称号。2004年起,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书艺丛谈》《国学入门》《龚鹏程四十自述》《中国诗歌史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论》《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等一百六十多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讲】 《文心雕龙》导读
一、治学的态度、方法及进路
二、了解《文心雕龙》的原则
三、《文心雕龙》的流传及影响
【第二讲】 刘勰其人
一、刘勰身世之辨
二、刘勰与佛教的关系
三、《文心雕龙》与佛教关系之辨
【第三讲】 刘勰生存之时代
一、刘勰生存的时代
二、刘勰年表呈现的意义
三、刘勰所处的文学环境
【第四讲】 经学礼法社会中的文论
一、刘勰为何扬名于后来?
二、刘勰文论在当时是主流
三、经学礼法的社会
四、刘勰文论的经学传统
【第五讲】 文论中的经学
一、《序志》篇中的经学
二、《文心雕龙》与“五经”
三、宗经与征圣
四、刘勰的文论传统
【第六讲】 文学解经的传统
一、《文心雕龙》与汉代经学传统
二、经典的文学性
三、宗经传统在后代的发展
四、以文学性解读经典
《文心雕龙》的文
一、杂文学乎、纯文学乎?
二、文的意义本甚丰富
三、《周易》论文
四、从《周易》到《文心雕龙》
【第八讲】 刘勰的文学史观
一、《文心雕龙·时序》篇
二、文质观与文末源流观
三、文体之论
【第九讲】 文学史与文学史观
一、对各朝文学的评议
二、刘勰文学史观的启示
三、文学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现代文学史的史观
【第十讲】 文字︱文学︱文化
一、哲学角度看刘勰文学观
二、道教思潮与刘勰之说的“家族相似性”
【第十一讲】 《文心雕龙》文体论
一、《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二、研究《文心雕龙》的故事与启示
三、《文心雕龙》为何走上建构体系之路
四、文体须与情志相结合?
五、对学术史研究之启发
【第十二讲】 《文心雕龙》文势论
一、书法与“势”
二、各家“定势论”之争议
三、刘勰文势论之主张
四、刘勰定势说的发展与启示
【第十三讲】 《文心雕龙》与《文选》
一、《文选》及其价值
二、《文选》选文
三、《文选》分类及特点
四、《文选》与《文心雕龙》的对比
五、前人观点之辨
【第十四讲】 《文心雕龙》与《诗品》
一、两书之区别
二、两书之共同理论及来源之辨
三、汉代的情性论
四、两书论诗之区别
五、两书之文学史观
【第十五讲】 文心余论
一、版本问题
二、结构问题
三、评价问题
四、与大陆研究者评价之区别
附录一 对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反省
一、整体的困境及回归作品的呼声
二、文化诗学的路向
三、汉语诗学的研究
四、跨文化的模拟
五、展望与建议
附录二 《文心雕龙·通变》旁征
一、书法如何通变?
二、写在“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前
文心雕龙讲记是202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龚鹏程。
得书感谢您对《文心雕龙讲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